龔如心遺願錢繼續捐

龔如心遺願錢繼續捐

【本報訊】因癌病撒手人寰的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生前慳儉性格鮮明,但較鮮為人知的是,龔如心近年不斷捐錢賑災及推動內地教育事業,行善足迹遍布全國,惠澤數以十萬計內地同胞。卧病在床的她上星期仍捐出3,000萬元,協助一內地機構發展醫療。她的遺願是接班人繼續捐錢做善事,並設立更多慈善基金。 記者:黃偉駿 莫劍弦

龔如心的私人助理王禮泉前日宣布龔的死訊時,承諾華懋慈善基金會繼續運作,又透露龔名下另有幾個慈善基金正在籌備成立,進度將不會受龔的病逝影響,但基金具體內容與將來行善用途暫未能公布。他昨日更透露,龔如心離世前一星期,捐了一筆3,000萬元的善款予內地一個機構,用作醫療發展。

細水長流惠澤全國

龔如心予人慳儉形象,其實一直默默行善。04年底發生南亞世紀海嘯後,她響應本港地產界呼籲,捐出1,000萬元救濟災民。自90年代開始,她不斷在內地進行慈善事業,雖然捐助金額不算巨大,但遍及全國,可謂細水長流。捐款集中於婦女、教育、農業等直接令貧民受惠的事業,但她卻極少在港宣傳這些善行。
有與龔相識的商界人士透露,龔如心沒有子女,一直希望死後將逾300億元資產,大部份用於慈善及教育事業,龔曾說過欲仿效諾貝爾獎形式,設立一個國際大獎,表揚不同科研學術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學者,可惜一直未能落實。

主力扶持內地教育

扶持內地教育是龔如心重點慈善工作之一,她曾捐助北京大學、外交學院,並出任兩所學院的顧問教授、名譽校董等,其後又與北大合作創辦「企業家培訓班」。96年龔如心與外交部在雲南邊境共同設立兩所「龔如心職業中學」,為那些被地雷炸傷致殘的人提供職業培訓,97年7月,她在北京成立一個2,000萬元人民幣的教育基金會,並捐助500萬元給北京中華女子學院。
龔如心對內地教育的捐助,令她得到中央讚揚,國務院前副總理李嵐清、錢其琛曾在釣魚台國賓館接見龔如心,感謝她對中國教育事業的貢獻。

華懋支持屋苑籌款

為了扶助中國偏遠地區貧民,龔如心又發起籌設「中國老區發展基金會」,並向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捐贈500萬元。她曾任多個慈善團體職務,包括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名譽會長、宋慶齡基金會河南省分會名譽會長等,又曾為聯合國在港籌款。
龔如心在港也間有推動慈善工作。有華懋員工透露,龔如心生前每年均在公司內進行慈善籌款,若旗下屋苑舉辦賣旗活動,她更會主動捐錢。華懋樓盤之一的豪景花園業主立案法團前主席蔡成火稱,華懋每次捐款約數萬元,甚少「托手踭」,龔如心更曾出席荃灣的地區慈善活動,及資助區議會的慈善活動。

雖然跟家翁王廷歆關係惡劣,但龔如心與家人感情深厚,對年邁的母親(右)更十分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