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鑑證主任指精心策劃<br>伏擊者移隧道凸鏡隱身

科學鑑證主任指精心策劃
伏擊者移隧道凸鏡隱身

昨日重點
殺警案死因聆訊第27日
尖沙嘴槍擊案行人隧道內的凸鏡曾遭人移動,顯示伏擊者精心隱藏自己位置,並擴闊監視目標警員的範圍。

【本報訊】涉及徐步高三宗槍擊案的死因聆訊,昨續在東區法院進行。警方調查指去年尖沙嘴槍擊案隧道現場置有多個凸鏡,是伏擊警員的理想地點,科學鑑證主任檢查發現其中四個凸鏡遭人移動,顯示伏擊者事前精心策劃隱藏自己,及擴闊監視目標警員的範圍,務求一擊即中。

涉案隧道五個凸鏡

尖沙嘴柯士甸道與廣東道交界的行人隧道內放置多個安全凸鏡,證供早前指是伏擊的理想地點。
政府科學鑑證主任鍾偉華昨供稱,06年4月尖沙嘴槍擊案發生一個月後,依據一名總督察的指示,懷疑案發現場的安全凸鏡有被人移動過的迹象,於是邀請鍾到現場視察。
鍾偉華解釋安全凸鏡的作用,是讓道路使用者觀察到盲點位置,通常應用在交通或隧道交接的轉彎位,為提高安全性。鍾指在涉案隧道內有多個凸鏡,而案發現場涉及其中五個。

高1.8米者伸手可及

鍾偉華曾兩度到場檢查凸鏡,在負責設計凸鏡位置的路政署工程師協助下,根據案發當日的照片顯示凸鏡的位置,與原本的位置作對比,其中4個凸鏡明顯被人移動過。由於凸鏡距離地面只有2.1及2.5米,一般身高1.8米的人士,伸手便可觸及並移動鏡子。
此外,鍾偉華參考警員冼家強(28歲)的供詞,提及與同袍曾國恒(33歲)的行經路線,及指稱疑兇站立的位置、重組案情的資料,認為其中兩個(3)及(4)號凸鏡(圖示),置在隧道牆壁及位於平台反映樓梯盲點,對埋伏突擊最為重要。
鍾偉華分析,(3)號凸鏡反映隧道情況,站在樓梯可清楚看到3米內的隧道範圍,如(3)被人向隧道方向移動,伏擊者除可清楚看到兩名警員,還將觀察範圍擴展至8米,即可更早看到兩人步至。同時,凸鏡不會反映出伏擊者的位置,方便隱身。

槍柄內紙條充彈簧

此外,(4)號凸鏡本顯示整條樓梯的盲點,如被人向內移動,兩名警員在隧道內,觀察樓梯的範圍由13級樓梯減至7級,難以察覺有人站在樓梯等候伏擊他們。雖然(1)、(2)、(5)號凸鏡對監察兩警員的行走路線影響不大,鍾代入伏擊者的心理,認為(1)號凸鏡只反照出丁點影像,但將之移向右下方,讓伏擊者更為放心。
O記總證物員梁榮傑昨指案發後到現場處理大批證物,其中撿獲梁成恩(24歲)於01年3月14日案發後的失槍,當他將該槍送往軍械鑑證科檢驗時,槍柄突然鬆開,才發現柄內藏有充作彈簧的紙條。
案件編號:CCDI515、2261/01&373-4/06

下周預告

死因庭將傳召調查徐步高多個戶口的警員作供,詳細解釋其個人財政狀況,並傳召筆迹專家分析涉案書信及記事簿是否出於徐手筆。

槍擊案現場凸鏡移動位置及有利伏擊者示意圖

1號.凸鏡向下方及右邊移動
2號.凸鏡未被移動
3號.凸鏡向左移動
4號.凸鏡向隧道內方向移動
5號.凸鏡向隧道內方向移動

A.向隧道內移動(3)號凸鏡,伏擊者站在樓梯上,可看到兩名警員步至,並使兩人看不到其藏身處

B.(3)及(4)號凸鏡被移動後,兩名警員難以從凸鏡看到伏擊者的位置。

C.雖然(1)號凸鏡只映出細小影像,但伏擊者為安心行事,將其移向下方。

3號凸鏡(箭嘴示)移動後,梯間伏擊者可擴大隧道內視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