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佳疑將油魚當鱈魚出售,導致市民肚瀉屙油,引起全城狂轟。食物環境衞生署決定提出首宗檢控,已向百佳所屬的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發出兩張傳票,控告出售的食物與消費者要求不符,及標籤產生誤導。消息指,食環署的檢控陸續有來,會有其他零售店被檢控。海關也表示,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在調查供應商及零售店後,發現有個案也可能提出檢控。 記者:陳沛冰
食環署今年一月公布市民食油魚,出現屙油及腹瀉情況後,至今接獲約700宗有關油魚的投訴及查詢。據悉,投訴的市民除大部份在百佳購買油魚外,亦有惠康及吉之島等買得油魚。不少市民曾表示,在大快活等快餐店食魚後,有屙油情況。
向屈臣氏集團發兩傳票
食環署表示,已完成其中一宗個案的調查,前日向屈臣氏集團發出兩張傳票,檢控該公司違反《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52(1)條,有關售賣食物而其物質與購買人所要求不符,最高罰款1萬元及監禁3個月;及第(61)(1)(b)條有關出售的食物展示其標籤預計會在食物的物質方面,誤導他人,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發言人又指,會跟進每宗個案,若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
百佳表示,昨早接獲傳票,事件已進入法律程序,正研究進一步行動。顧客的投訴及索償跟進中,拒絕透露個案數目。
消息指,政府至今只提出一宗檢控,因檢控要有非常充足證據,如市民願意出庭作證,呈交購買的油魚及附有標籤、單據,甚至求診後的醫生證明,該署還要逐宗個案調查及搜證。但至今接獲的投訴中,不少是沒有油魚或單據,或兩者皆沒有,證據不足;至今該署將100多宗個案交予律政司研究,估計只有數宗個案有足夠證據及人證,可正式提出檢控。消息指,會有其他零售店被檢控,百佳亦未必只有一宗。
可能向供應商提出檢控
海關則根據商品說明條例調查,發言人說,有可能向供應商及零售店提出檢控。
協助受油魚影響的市民索償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表示,至今接獲200多宗投訴,當中100多宗獲授權處理,向百佳索償,金額由數百至數萬元。他已與百佳開會商討事件,對方有誠意解決問題,因雙方協議保密,暫不便透露詳情。
消委會至今收到145宗涉及油魚的投訴,已協助投訴人退款。惠康表示,已處理顧客的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