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瘋了,地也不種,豬也不餵,就指望買碼(六合彩)翻身!」香港每期六合彩派彩,不但牽動眾多市民的心,更令內地無數買地下彩票的民眾瘋狂、癡迷,幾乎到了全民皆賭的失控狀況。這股被形容為「經濟邪教」的六合彩賭風,不但像水蛭般吸亁地方資金,甚至觸發金融危機,目前正由重災區廣東、廣西、福建,向全國各地迅速蔓延。
「我們這裏都有六合彩報買呢!」在廣州海珠區做批發,來自揭陽的蔡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是在揭陽或廣州,地下六合彩依然瘋魔沿海多個城市,「如果不是,六合彩報不會由5分錢賣到5毛錢一張。」她稱,許多家庭主婦都把賣菜錢用來買六合彩,結果導致家庭破碎。她透露,除六合彩外,當地現在還賭香港的外圍馬。而當地許多士多無不經營六合彩。
地方官莊家成貪污鏈
而家居福建漳州的蔣太稱,她不識字的媽媽,近期迷上六合彩,「昨天用了1元,中了40多元。」
「餵豬養牲永受窮,不如特碼(六合彩)來翻身」是雲南鎮雄縣農民陳章仁,生前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不過,在六合彩未能令他致富前,他卻因欠下7萬多元人民幣的賭債而吞老鼠藥自殺身亡。像陳章仁一樣做「發財夢」的,在當地非常普遍。
廣東《南方周末》報道,地下六合彩於1990年代由香港流入內地,首先進入廣東省潮陽,由香港、台灣兩地的莊家操控。1999年,在當地政府大力打擊下,地下六合彩由廣東流入福建、廣西、湖南等地。近年再由這些地區向西部和東北地區蔓延。有莊家指,這是因為香港、台灣、廣東三地的大莊家,已將當地的資金「吸清」,需要另尋目標。
而六合彩所到之處,就像水蛭一樣,將當地資金吸食亁淨。如湖南平江縣,11個鄉、鎮,單在2003年就有逾40萬人次參與地下六合彩賭博,花費達2,000餘萬元。
2003年4月3日,該縣虹橋鎮村民因買六合彩而由當地信用社提取逾320萬元資金,令該鎮首次出現金融危機。
有內地學者指,部份地方官員、公安,與莊家形成貪污食物鏈,是其惡化主因。
本報記者
買碼歌
相見不問好,開腔言生肖。
上期已出牛,這期該馬跑?
輸者長歎息,贏者怨注小。
田畝少人耕,沃野生蒿草。
電視及時雨,碼報如雪飄。
遙望買單處,人如東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