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150人防山火<br>巡查黑點 被控罪成可罰款囚一年

漁護署150人防山火
巡查黑點 被控罪成可罰款囚一年

【本報訊】清明節將至,本港連日再發生30宗山火,焚毀不少珍貴林木。漁農自然護理署抽調150人,在清明及復活節期間加強部署;又派出兩支特別檢控隊,突擊巡查山火黑點,即時檢控遺下火種的掃墓人士。記者:林社炳

漁護署高級郊野公園主任張國偉昨日指出,新界西十八鄉、新界北烏蛟騰和大嶼山,每逢清明節及重陽節都是山火黑點,主要是區內有不少獨立山墳,平日雜草叢生,孝子賢孫掃墓,若不小心火舌,容易引起山火。
張國偉表示,去年大欖郊野公園三日兩夜的50小時山火,燒毀大批珍貴林木。周四是清明節正日及復活節前夕,近日再發生30宗山火,顯然是有市民不小心導致。

提供50萬株苗

漁護署將抽調150名人員,部署在不同地點巡邏,並會有兩支特別檢控隊,巡查山火黑點,即時檢控違例者,最高刑罰可被判罰款25,000元及監禁一年。
漁護署為填補山火燒毀的大量林木,該署苗圃每年最少提供50萬株、約100個品種的樹苗,移植在曾受山火影響的郊區。苗圃經理馮燕妮說:「栽培幼苗好似養BB仔咁辛苦,唔係咁容易搵到適合嘅種子,而且唔係所有種子都會萌芽成長。」

視林木如朋友

此外,童年在新界長大、最愛爬樹採摘龍眼的漁護署郊野公園技工莊達光,經常要與同事四出搜集不同品種樹苗的種子。他說:「試過去沙田道風山,爬上有六層樓高嘅木荷收集種子;又試過在烏蛟騰爬上無枝椏嘅烏檀,搵好細粒嘅種子。」他又曾經在爬樹時,不慎一手抓着幾十條毛蟲,而過去爬樹搜集種子時,又經常會遇上猴子和蜂巢。
他指「搜集到的種子得來不易,每次看見山火燒毀林木,有如看見自己朋友,活活被火燒死一樣痛苦。」

本地樹種的華南青剛種子,較易在受山火摧毀的沙土地上種植。

漁護署人員忙於移植成功培植的樹苗,填補受山火影響的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