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清明未必雨紛紛,但肯定滿天烏雲。天文台預計,明日清明節氣溫介乎攝氏16至20度,至本周後期,氣溫才會逐步回升。受冷鋒及隨後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昨日顯著轉涼,早上氣溫較前天下跌達10度,氣溫徘徊在15度左右。天文台昨晚9時3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是有紀錄以來首次在四月份發出寒冷警告。
昨1044人按救命鐘
天文台科學主任李月嬋表示,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未來幾天的天氣仍然相當清涼,今早多雲有幾陣雨,晚間天氣清涼,巿區最低溫度為13度,新界再低一、兩度,最高氣溫17度,吹和緩至清勁偏北風;明日清明節預計多雲,本周後期氣溫會逐步回升。
長者安居協會表示,昨日有1044按動救命鐘,較前日增加155宗,其中65人需要送院,主因是氣促和頭暈。
另外,天文台昨日中午12時02分,透過發布系統向傳媒發出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中英文版本均指海嘯警告正在生效,天文台在18分鐘後作出更正,其後向公眾致歉。
天文台當時解釋是電腦出錯,其後反覆指人為出錯可能性較高,至傍晚才承認職員在無意間按錯電腦程式介面的按鈕。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梁榮武稱,天氣報告系統由人手及電腦操作,任何警告生效時,天文台均會即時發出詳細報告,其後再在每小時報告中提醒公眾那些警告仍然生效,是次相信是人為錯誤,天文台會檢討內部工作程序,加強指引。
本港過去錄得五次海嘯報告,最近一次是去年12月26日,台灣南部附近海域發生黎克特制7.1級地震,天文台當晚10時55分發出海嘯報告及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