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的收穫,事前永遠不可預測,譬如《愛水球愛自由》,居然學到外語。匈牙利水球員欺負蘇聯佬聽不懂自己的家鄉話,在更衣室一輪咀辱罵,因為笑容滿面,對方不虞有詐。罵得興起,攻擊性語言當然殺出「屎忽鬼」這位不速之客──宣揚男人是肛交的受眾,放諸四海皆是侮辱。誰不知「烏絲」一吐出,一直懵盛盛的儍佬忽然有強烈反應,這個代表低等性活動的字眼,大概在匈牙利語和俄語共通,罵人的百密一疏,在基溝翻了大船。哎呀,以後唐滌生的《紫釵記》如果遠征布達佩斯或者莫斯科,霍小玉命浣紗「取烏絲欄三尺」的唸白不得不改一改了,否則令他們誤會中國美人一夕風流之後有變臉罵人的習俗,豈不大殺風景?
罵歸罵,《愛水球愛自由》完全沒有男同志立足之地,懼基者假如不嫌影片平庸,可以放心進場。韓國的《愛在基吧的日子》則相反,充塞在後門出入的男人,可惜男主角李原雄的軀體太令人分心,耳朵來不及捕捉「基佬」的韓語發音。與其說這是一部同志電影,倒不如直截了當說它是恐怖片,驚慄程度連彭氏兄弟也瞠乎其後。那麼病態的心理,而且主角配角閒角無一倖免,你只能懷疑源自社會。談情說愛的時段,悉數撥到「自我憎恨」名下,兩小時的片長,停不了折磨別人之餘,還一視同仁鞭撻自己。聽覺較靈敏的觀眾,應該可以學會用韓語咒罵死基佬,我只察覺青筋暴現的漢子們左一聲「雞巴」右一聲「雞巴」,大有建議影片易名《愛叫雞巴的日子》的衝動。其實這個中文譯名十分惡劣,不但與英譯的《不悔》面左左,那間所謂基吧,實情是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