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辯稱並非玻璃充鑽石<br>博覽環球願退還款項

雖辯稱並非玻璃充鑽石
博覽環球願退還款項

【本報訊】中央電視台節目《經濟半小時》早前派出記者以旅客身份參加訪港購物團,發現恒豐金業旗下的博覽環球(前稱金至尊旅遊展覽廳)售賣的頸鏈及吊墜貨不對辦,頸鏈以染白的黃金而非鉑金製成,吊墜更有鑲嵌玻璃充鑽石之嫌。博覽環球昨日辯稱,指吊墜外框確嵌有12顆天然南非鑽石,保證書列明頸鏈屬相等於18K金的750純度,另方面卻願意向旅客退還款項。 記者:蔡建豪 林社炳

同樣被《經濟半小時》踢爆售賣瑞士聖凱萊(SECULUS)鑲鑽金錶貨不對辦的「皇室鐘錶珠寶」,昨日一直未有公開就事件作出回應,本報昨日未能成功聯絡皇室鐘錶珠寶負責人。

售近1萬值3千

博覽環球營運總監譚俊傑昨於記者會上表示,報道提及那名來自山東的內地旅客所購買的頸鏈及吊墜,在貨品保證書上均清楚列明是750純度(75%純金),業內均明白750是等同18K金的國際認可代號。他稱,吊墜的外框確鑲嵌12顆南非天然鑽石,表面的水晶玻璃是用作保護吊墜,功能等同手錶錶面保護機芯。不過,對於製造頸鏈的物料,他不排除存在溝通問題,推銷員以普通話說出「鉑金」及「白金」時,令旅客產生誤會。
譚俊傑指出,博覽環球屬一個展銷產品的旅遊景點,承認與營辦內地訪港團的旅行社簽署合約,稍後會考慮於保證書上列明750純度相當於18K黃金的資料。他表示已主動與旅遊業議會聯絡,願意向該名旅客退款,稍後亦會主動聯絡中央電視台、內地消委會及質檢局等部門跟進事件。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珠寶業人士指出,鉑金與18K金在價錢上存在差異,鉑金的純度達到90%或以上,每両鉑金價錢高達萬元,鉑金的珠寶製成品普遍高於18K金。至於18K金則不存鉑金成份,有25%屬其他金屬雜質,價值難與鉑金看齊。
事件中內地旅客購買的頸鏈及吊墜,合共耗用9,800元,博覽環球昨稱單是吊墜的零售價已達7,000元。不過,香港珠寶製造業廠商會顧問吳宏斌指出,有關頸鏈連吊墜約值3,000元。

「團友個個怕受騙」

昨日仍有不少內地旅行團前往博覽環球設於紅磡的店舖參觀,有內地團導遊承認事件打擊旅客消費信心,「搞到班團友個個怕受騙,寧願唔買嘢」,但博覽環球是行程指定必去的購物點。但有部份團員抵達目的地後,堅持不下車入內參觀。也有團友看過金廁所後,情願到隔鄰商店購買護膚用品。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發表聲明,指有關報道定會打擊內地旅客訪港的意欲,旅發局已與深圳旅遊局聯絡,要求調查事件,並與相關旅行社跟進。旅發局去年至今,共收到8宗涉及博覽環球的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