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出發》中,蔡少芬對她這趟旅程的喜悅和感動,溢於言表。見到「哭牆」(WailingWall),也令我百感交集。
這道殘破的城牆,是所羅門王神殿的西牆。羅馬軍入侵時,神殿盡燬,猶太人備受逼害和羞辱,但仍祈復國有日。熬過歲月流盡眼淚經歷苦難,漂泊無根的一族,終於重擁自己土地。
多年之前我們到過耶路撒冷舊城:不是教徒(但我熟讀聖經,因為一個反叛的學生常被訓導主任罰抄金句,所以比誰都有心得),沒有信眾們之激動,伏地叩頭痛哭。不過也尊重他們的哀傷和盼望。
每一個猶太人一生起碼到哭牆一次。每一個來者都會把自己心願寫在紙上,然後摺叠成小團,塞進牆上狹窄的石縫中。好像永遠也塞不滿。記得那時原本寫上「一切如意」,不過寫錯了「一切隨意」,想改,終於不改了──「隨意」也是好。我的紙團,找得到嗎?早已風化於無形吧。
還記得,耶路撒冷的日落,是印象中最美的。
日子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