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風波,電話錄音呈堂,這齣戲,益發引人入勝。
有看熱鬧的,開始驚呼:把人家的話偷偷錄了音,明明是針對,如何得了,令人「心寒」,是不是該讓對方知道,他的言論,將被錄音,才算是「道德」呢?
錄音而預先通知,對方還會說真話?不要裝幼稚了。
電話錄音的道德問題,視乎權力在哪一方,沒有權力的一方,把擁有生殺大權的官員打來的電話錄了音,是弱者的一種自衞,天公地道。
有沒有看過《竊聽者》?在一個不公平的社會,只有東德的秘密警察,可以肆意偷聽平民在家中的對話,把平民的私隱偷偷錄了音,平民不可能把東德特務的交談錄音,這就叫做專制。
只有政府的安全機構偷錄平民的電話,才叫人心寒;相反,政府的高官打來的電話,給偷錄了,才一點不叫人心寒。因為他平時公開的那副笑臉戮破了,他威嚇的真面目暴露了,錄下來的,只要是他的真性情,心寒的,該是他自己,而不是手無寸鐵的平民。
例如,一個手持利刀的劫匪,三更夜半的,摸進民居的家,準備洗劫,沒想到這一家人,枕頭底下放了一把手鎗,被劫的戶主,把鎗拿出來,劫匪怪叫一聲,丟下刀逃跑了。
這個戶主事先沒有通知劫匪,自己收藏了一把鎗,是不是對這個劫匪的「針對」?你不先想搶劫他,走進他的家居,又何必「心寒」?不錯,這個譬喻,有點極端。政府的高官,不是劫匪,但政府手上有權力,權力使用不當,就像握在手上的一把刀子,平民怎樣自衞?把高官打來的電話錄了音,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怕錄音,下次說話小心一點就是了,沒有什麼值得恐怖心寒的。正如四年前,二十三條立法,不是有一種邏輯嗎?如果是奉公守法的良民,從來沒有「顛覆」的意圖,心裏沒有鬼,二十三條立法,又怕什麼?
高官怕「報復」?好得很,以後在電話交談中,少一點威嚇,這個社會,就會少一分獨裁的傾向。或者在電話中,跟在酒會上一樣,都客氣恭敬,笑臉表裏如一,這個社會,也就少一分偽善的習氣。身為高官,即使跟自己的老婆和情婦打電話,也要慎防讓密布在本地的CIA給錄了音──不是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嗎?國際城市,就是國際特務基地的意思─沒有這分江湖行走的防備,不必從政,轉行賣魚好了,當一個小販最自在,他打電話找一個馬伕,問問這星期有什麼新貨到,帝力於我何有哉,從不必擔心他的電話給錄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