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為他畢露<br>李翰祥回歸

江山美人為他畢露
李翰祥回歸

李翰祥等不到就離開了我們,10年生死,李大導卻忽如火鳳凰給回憶再燃烈火,而且香艷絕倫。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電影資料館合作的李翰祥電影回顧展,精選他平生過百部電影中的經典部,才發現他一直被輕視,原來是因為他曾經是香港風月片泰斗這一事實,在歷史上一直受到假道學的排斥。

記者:馮敏兒 
攝影:陳偉強、馮敏兒

美女群中的大導

精妙絕倫的鹹濕笑話,豐富多姿的民間傳奇,40年的電影生涯,不但創造了無數貨真價實的「江山美人」,鏡頭下的女中豪傑由武則天、慈禧、王昭君、潘金蓮,演到畢生仰慕的名妓賽金花;現實中他亦被如雲美女所包圍,林黛、凌波、樂蒂、恬妮、林青霞、胡錦、狄娜……只要是李翰祥,「為藝術而犧牲!」赤裸演出、三點盡露都屬天經地義!
大導演李翰祥就如中國兩岸三地電影事業的前世今生,平生過百齣電影,四度開創電影潮流,先是50年代黃梅調電影,繼在60年代成就台灣電影的啓蒙,再有70年代的香江風月片浪潮,更在80年代開創史詩式宮闈片,成為在北京故宮內拍電影的第一人。

■李翰祥三個女兒,(左起)殿馨、殿朗及殿音。李殿馨認為爸爸是個好開通的老竇。

女兒李殿朗:有情婦好正常

李翰祥電影風流,但他的婚姻家庭卻又是出乎意料地平靜快樂。與前妻李鳳翔是父母之命的婚姻,她後來再婚,今天還在北京安老,兩家一直都有來往,大女兒李燕萍為她所生,後來李翰祥去了上海念書,娶了張翠英,又生了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正好在這個時機,女兒李殿朗可以為我們解開一段謎團。
問風流,他女兒這麼說:「江澤民亦公認有情婦,那又如何?冇得信唔信,有就有,無就無!一個人去到他的地位,有咁嘅魅力,他風流有情婦亦很正常,最重要是他確實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家庭,亦沒有影響到他的事業,更沒有令我們為那些事情而唔尊重他,咁就得喇!他很愛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前妻。」

■《江山美人》中的林黛也有床上戲。

■《風流韻事》是風月片中投石問路之作。

■《金瓶雙艷》中,胡錦的潘金蓮、恬妮的李瓶兒就成了她倆今天最美麗的回憶。

■《幾度夕陽紅》令江青贏得金馬獎女主角。

■《武松》是金瓶梅延續。

■《雪裏紅》是李翰祥的處女作。

■《冬暖》是李在台的巔峯作,位列50大華語片。

■宮闈巨製《瀛台泣血》在細膩的調度下,顯得光緒(狄龍)的孤弱無力及慈禧太后(盧燕)的跋扈。

反枱婚姻

有這樣的情慾謠言滿天飛的丈夫又如何呢?聽說他兩夫妻就經常口角,繼而動武,但女兒李殿朗一口否認:「他們之間或有碰撞,但從來未見過他們動手,爸爸極其量最愛『反枱』,他的脾氣大,我的脾氣也不好,但我唔會反枱,因為要自己執!買番啲碗碟嘛!」李翰祥把女兒安放到英語學校,因他知自己不懂英文而只能局限在華語的地方:「他為人嚴格,家教很好,但對我們讀書,他沒要求!講粗口,跟他爭吵也不是問題,但當我們對媽咪大聲少少,他的反應就好大,會喝住我們!兒時家中每個角落都是珍藏,若不小心打爛了,他也不會罵,爸爸錫我們就是多過這些東西。」一如張翠英所說,他不是個好丈夫,卻是個好爸爸!

■《火龍》中李殿朗亦有演出。

是他帶我看風月片

問殿朗如何看待父親的電影,她說:「每次看都學到新的東西,尤其是他的小品,可以帶你走進小人物的生活。他無拘無束,電影中的鹹濕笑話周不時都會當着我們大講,風月片我們一家都去看午夜場,他認為那是我們遲早都要面對的,我們在他下面學正路,好過在外面學歪念!」對女兒的戀事亦無所忌諱:梁家輝被李翰祥帶入影圈,在《火燒圓明園》中飾咸豐皇帝,在李翰祥的回憶錄就提到原來這個Tony是在家中找到的,當時梁家輝說自己是「甚麼電影雜誌社記者,想給我女兒拍照做封面……後來才知這小子沒打好主意,他在追求我女兒李殿馨。」
除此,他還是個極時髦愛打扮的人。殿朗透露他有幾百條呔,很多靚衫,開工前的試衫行動後,房間總是亂成一團!由李翰祥一手創造的艷星胡錦,亦告發他天天都有不同配搭,一件衫從不穿兩次……

醉步人間的藝術家(1926-1996)

李翰祥太座常說醉了之後的李翰祥一句說話都不可信,正因為他喝醉就會唱起黃梅調,也會把不能罵的人都罵致發難,甚麼說話都可以說。在冷戰時尤為可怕。徐悲鴻是他入讀北平藝術學院(現中央美術學院)時的老師,徐悲鴻離世前還不斷說李翰祥是他最心愛的學生之一。他學西洋畫,但為了當時北京大學女學生被美兵強姦案,他帶頭抗暴示威,成了學運領袖,結果被國民黨北京總司令部開除,所以才逃亡去了上海,入讀上海戲劇學校。
他1948年赴港在邵氏從畫布景做道具開始,後來給邵逸夫看重做導演,處女作《雪裏紅》1956年定音,發揚黃梅調電影,聲名鵲起,到《梁山伯與祝英台》更令台灣影迷瘋狂得直如革命勝利,滿街都是人群。因而令如日中天的他去了台灣建立國聯,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打天下,那時台灣只有歌仔戲,雖然生意失敗,卻成就了著名影評人焦雄屏筆下「變改台灣電影的五年」,返港拍風月片償債,信手拈來竟已開創風月電影先河。一齣《傾國傾城》拍出北京風味,中共內部傳閱均大為震驚,邀請他北往故宮拍《火燒圓明園》,連解放軍亦隨時供他差遣上陣拍電影……1996年於策劃電視劇《火燒阿房宮》時心臟病發逝世,享年七十歲。

■李翰祥的自畫像。

■李翰祥仿曹涵美畫風的水彩親繪的美女出浴圖,金瓶梅的情景布局均細緻地呈現。

眾「女」尋他

張艾嘉與林青霞在《金玉良緣紅樓夢》中也開創了她們的星途。圖右正是77年芳華正茂的張艾嘉,也注定了她對他的崇敬。

胡錦嘴下一粒銷魂癦、乃李翰祥電影中最性感的女星,她今天還是被平反的潘金蓮的文化符號,但:「我們都怕他,就像看到包青天那種怕!只有恬妮不那麼怕他,她呀!天不怕地不怕,睡在棺材裏也不怕!他很好笑,他就是愛挖苦人,他說了一大堆,到後來你才醒悟,吓!你指我呀?」

影評人黃愛玲:「打從第一部作品《雪裏紅》始,可看到他似乎對世故、有氣魄而心智複雜成熟的女人特別有興趣,對有情有慾有義的寡婦更有偏愛。」

嶺大文化研究副教授游靜:「李翰祥對淫婦的愛中充滿仰慕,不然不會寫得如此繪影繪聲。其對香港電影史的貢獻,一般被認為是開創了黃梅調及史詩式宮闈片,而盡量少提他拍了更大量的風月色情片。但偏偏他開創的風月片潮流,正是他對香港電影史的一大貢獻。」

邵音音:「他罵人很兇,但從不罵演員,總是好有心機教,可能是我爸爸對他有恩,他總是暗地裏很照顧我。他拍恬妮、胡錦最好,也拍得我最靚。」

盧燕為李翰祥回顧展揭開序幕。她演活了慈禧太后,全靠李翰祥令她成一代文化象徵、記憶。

《風花雪月李翰祥》$128(a)

應節新書,收集了大量論說和第一手訪問資料,內容非常豐富,是了解這位電影巨人的重要文獻。

《三十年細說從頭》
$25/冊(共4冊)(b)

李翰祥寫於80年代初的回憶錄,行文風趣惹笑,戲謔處更不比他的電影遜色。

(a)香港電影資料館
27392139
(b)天地圖書28661677

「江山多嬌.人物風流」
李翰祥電影回顧展

日期:即日至5月25日(全部均於香港電影資料館放映)
票價:$30   
查詢:27392139
網址:www.filmarchive.gov.hk

*4月7日(5:00pm)設「偷情偷窺、騙財騙色:李翰祥的類型電影」座談會,由何思穎主持,講者包括游靜及蒲鋒等。免費入場。

*即日至6月3日在電影資料館展覽廳,亦展出李翰祥電影文物,包括他情有獨鍾的三寸金蓮,另有場景、口述歷史片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