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安全中心上周五公布,本港市面六成白飯魚含有致癌防腐劑甲醛,其中包括一個購自香港仔街市「四喜鮮魚」的樣本。豈料一個周末過後,食安中心發表聲明,澄清指有關樣本其實購自香港仔中心的百佳超級市場,卻因填寫記錄時「混淆了該兩個抽取樣本的地點」以致「點錯相」。有立法會議員狠批,該中心「屈咗人,仲放走咗元兇」。
食安中心發言人稱,中心人員跟進問題白飯魚時,發現於同日購自上述兩個零售點的兩個樣本,「地址調轉咗」,承認與程序出錯有關,已就事件向四喜鮮魚道歉,並承諾作出檢討。事實上,該中心去年10月也曾「擺烏龍」,指多人進食來自供應商「環球海產」的生蠔後食物中毒,引起軒然大波,但其後證實樣本根本不含致病原。
食安中心「點錯相」
百佳發言人昨日回應說,上周五得悉白飯魚可能含有甲醛後,已全線停售白飯魚;有關貨品從國內入口,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及供應商跟進和了解事件。近年百佳接連被揭發出售問題食品,被問及會否加強抽驗機制時,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只稱「自己本身有恒常監察」。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對事件感到非常遺憾,指受影響的魚檔可就近日生意損失向有關當局興訟,促請食物安全中心檢討內部機制。他批評食安中心「放走咗元兇」,「奇怪百佳有自己嘅實驗室抽驗,咁易驗嘅嘢點解都驗唔到」,促請百佳對其出售的海產加強監察。
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稱,自上周五食安中心公布白飯魚含有甲醛後,白飯魚的銷量即急跌至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