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布,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估計達208億元,大升28.4%,是自92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相信是基於農曆新年效應。1及2月份一併計算,總銷貨值亦升11.4%,優於市場預期。經濟師及分析員均預料,零售增長勢頭可以延續。
【本報訊】扣除期間價格變動,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數量增長25%。由於今年農曆新年在2月份,去年則為1月,為減少農曆新年效應對數據的影響,以1及2月數據一併計算,總銷貨量亦錄得增長,增幅8%。分析員指出,銷貨值升幅高於銷貨量,是消費者增加購買貴價產品所致。
港最大隱憂出口放緩
今年首兩月合計的零售銷貨值以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增幅最大,達24.5%;其次是衣物、鞋類及有關製品,增15.1%;百貨公司亦錄得9.4%增長。
證券分析員說,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錄得理想增長,是意料中事,料上半年仍可錄得理想增長,實際上該類別自去年2月至今,只有一個月增幅不超過15%。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指出,1及2月份消費數據優於預期,相信與低估基數效應有關,但整體數據確實顯示港人消費意欲很強,亦確認了早前估計今年本港經濟將由消費帶動的看法。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則說,今年本港最大隱憂是出口放緩。
六福上月營業額增30%
六福集團(590)財務總監羅添福表示,集團2月份營業額增長約30%,顯示內地旅客及本港市民均繼續消費,料全年應可錄得逾10%增長。周生生(116)亦向證券界透露,農曆新年生意增長強勁。至於佐丹奴(709)與利福國際(1212)早前在瑞信投資推介會上亦表示,首季生意表現理想。佐丹奴稱,1及2月份營業額升逾10%,其中「ConceptStore」增幅更達30%。利福指本港兩間崇光分店首季營業額增10至12%。
政府發言人說,零售業踏入07年後表現強勁,預期勞工收入上升及消費意欲旺,應可繼續為本港零售業提供堅穩支持,但金融市場近期波動則須加以注視。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表示,2月數據與協會預期相若,料今年零售消費模式將趨向兩極化,高級消費極受追捧,基本必需品銷情則稍欠理想;預料復活節長假期不少人外遊,4月份只可錄得單位數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