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月份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撇除新鮮食品的coreCPI)下跌0.1%,是10個月以來首次回至「負」數;另外日政府上周五透露3月份東京地區核心CPI預期按年亦下降0.1%,消息立即惹來分析員揣測,一直糾纏日本多年的「通縮」仍然潛伏,部份則認為由於日本央行急於加息,遂促使通縮捲土重來。
通縮陰影揮之不去確令人擔心,不過2月僅屬單月數字,暫時對「虎患」(通縮)重燃仍不可妄下斷語,若果3月整體CPI還原至「正」數,這「虎」蹤應不足懼,何況2月份油價相對處於較低水平(日本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包括能源在內,與西方國家計法有異),加上政府放寬流動電話市場條例,導致營運商割價競爭,亦解釋了為何核心CPI倒退原因。然則可慮程度如何,先有觸覺敏銳的債市反應──對利率動向的最敏感日本2年期國庫債券孳息釘在0.835厘不動,已露端倪。
然而值得決策者欣慰的,是2月份家庭開支上升1.3%,反映內部需求動力正在加強,佔GDP約55%的個人及家庭開支若續見增加,不無對價格上升帶來壓力,通脹重現可期,日本經濟便真正可望擺脫險境矣!
此外政府一項調查報告指,3、4月製造業產出或會有驚喜的增長。這又何奇之有?日圓滙價被人為地壓低,出口當然受惠,主要貿易夥伴中,美經濟縱使放緩,但消費市場未見大幅萎縮,貿易量比美國還大的歐洲經濟表現如何,不必在下喋喋,加埋中國需求續增,日本有這3「大胃王」照住,出口又怎不長期以來頂住經濟(增長)半邊天?
只要經濟保持理想增長,這所謂「通縮」暫不足為患,不過加息欠藉口,不但為息差套利者創造了「機」,亦為全球金融市場增添了「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