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說麥卡倫。讓我們先從比較宏觀的角度,看看作為國家隊教練的客觀情勢。我們會發現,這份工作在不同的隊伍中,性質雖然相若,但面對的環境與條件,確實可以有天淵之別。
教弱旅爆一場威一世
國家隊若非傳統足球強國,但深受國民支持,而且足總有良好的財政狀況,能提供足夠支援的話,作為國家隊教練,基本上是份優差。一來球隊賽事較少,有充足的備戰時間,而焦點明確;二來在選兵方面,基本上爭議較少,只需在各位置上,盡量尋找最佳人選,加上適當替補,即可成軍。
最重要的,是由於這樣的國家隊並非擁有輝煌往績,只須整體表現有所改善,便已基本達標。假如能突破性地令球隊晉身重要賽事的決賽周,甚至取得歷史性的前列位置,更是超額完成。
退一步考慮,就算踢不出成績,要下台也不難看。因為這樣的國家隊既非勁旅,停滯不前不足為怪;但這樣的球隊,上進心是肯定的,強隊更是他們挑戰的對象。爆冷一場,光輝一世。為這些國家隊當教練,心靈與口袋同樣滿足,米路天奴域便最明白箇中道理。
帶勁旅飽受各方指摘
但是,國家隊若是傳統勁旅,國民的理想永遠朝着冠軍與勝利進發,當上了教練,卻很可能是如坐針氈的苦差。
近代足球歷史早已證明,不論任何強隊,在外圍賽中都有陰溝翻船的可能。法國缺席94世界盃,02年不見了荷蘭的橙衣軍團,尼日利亞與喀麥隆在上屆被拒諸門外,都可為佐證。
說了這一大堆,只想明確指出,要領導強隊順利晉級,並非如想像般容易。客觀環境早已顯示,外圍賽數目不多,每場都可能關係生死;球員在各項賽事,早已要應付硬仗連場,熱身賽作用不大,正規賽卻會出現疲態;兵源選擇太多,湊拼既傷腦筋,又要面對傳媒壓力;一旦出現失分或失準,更要背負各方指摘。
說到麥卡倫,以上各種難處,他當然心知肚明。可惜的是,他既沒法解決客觀的問題,更主觀地增加了自己的煩惱。艾歷臣用了3年也未能融合謝拉特與林柏特,他卻一直沿用;直至上仗收起林柏特,謝拉特卻如魚得水,以後該如何調整?此外,艾朗連儂的最佳位置應在右面側擊,麥卡倫卻要把他安排在左邊;而重召碧咸與占士,又一直懸而未決。我們實難想像,在麥卡倫心目中,怎樣才是英格蘭的最佳正選配搭。
盼麥卡倫能知人善任
安道爾是弱旅,英格蘭取得勝利後,檢討不易作準。但強隊始終有後着:阿根廷在94世界盃外圍賽,重召了馬勒當拿,終於在附加賽力克澳洲出線;巴西在02年世界盃外圍賽戰至最後階段,也憑將士用命起死回生。
麥卡倫若要在餘下賽程帶領英格蘭反擊,就要知人善任了。
潘源良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