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迷的是裝幀 - 董橋

最後,迷的是裝幀 - 董橋

從前,我買過兩本彼得兔盈掌小書,淡淡的水彩插圖畫得真漂亮。女作家BeatrixPotter會寫又會畫,一八六六年生,一九四三年死,天生聰明,家道又豐沛,沒有上過學堂,家教輔導下讀書畫畫,一八九三年寫給她的保姆的小兒子Noel的信說她不知道這封信該寫些什麼,只好講四隻小兔子的故事了:"MydearNoel,Idon'tknowwhattowritetoyousoIshalltellyouastoryaboutfourlittlerabbits..."從此,《TheTaleofPeterRabbit》一小本一小本出版,紅透全世界英文讀書界。她在湖區經營的莊園成了六本彼得兔和十幾本動物故事的背景。
不是在英文世界裏渡過童年不熟悉英文兒童文學。七十年代我常常在倫敦幾家相熟的舊書店翻看兒童書,彼得兔之後是LewisCarroll的艾麗思,是J.M.Barrie的彼得潘,是KennethGraham的《TheWindintheWillows》,是HughLofting的《TheStoryofDoctorDolittle》,是A.A.Milne的小熊溫尼。插圖漂亮的我都買一兩本玩玩,ArthurRackham畫的艾麗思和彼得潘買不起精裝買平裝;泡特畫的彼得兔那時候也還不那麼貴,還有ErnestShepard的小熊溫尼線條畫。Baldur書店後門外斜坡上那幾株樹老闆巴頓先生說是冷杉樹,泡特給諾埃爾的信上講明彼得兔跟兔媽媽住在冷杉樹根裏:「我從小夢想自己睡在那樣一處沾着泥香的地方!」我的書商朋友一臉稚氣。

泥土的芳香留在人人心中留到老。巴頓說艾麗思偷看姐姐讀的書發現書上沒有插圖沒有對話:"...andwhatistheuseofabookwithoutpicturesorconversations?"她說。巴頓從此一生喜歡有插圖有對白的書。天氣熱得艾麗思想睡,採雛菊編花環又太費手腳了:"suddenlyaWhiteRabbitwithpinkeyesranclosebyher"。巴頓從此一生喜歡小白兔、小樹林,彼得兔不說,彼得潘肯辛頓公園裏的小精靈也都在樹叢裏出沒,他樂透了。
一九七六年,給小熊溫尼畫插圖的畫家ErnestShepard去世了,那年剛巧是小熊溫尼五十歲生日,舊書專家朋友威爾遜在TheBookBay買了一批兒童文學,送了我一本第六次印刷的小熊溫尼故事書《WhenWeWereVeryYoung》:「但願你喜歡舍巴特的插圖,」他說。「我常常在想,沒有這些插圖,米爾恩的書會那麼紅嗎?難怪舍巴特晚年一提起小熊溫尼總是悻悻然說"thatsillyoldbear"!」那天,我請他跟我的老朋友李儂Leonora在羅素廣場一家小餐館吃午飯。那天,李儂跟威爾遜買了四張小熊溫尼插圖複製本,小小四張畫分開四格鑲在一個小鏡框裏,寫明是《TheHouseAtPoohCorner》的插圖。那一陣子威爾遜剛給李儂陸續找到舍巴特的兩本自傳,一九五七年的《DrawnfromMemory》和一九六二年的《DrawnfromLife》。「小熊溫尼圖文結緣結得那麼好,原作者米爾恩跟畫插圖的舍巴特竟然不是深交的朋友!」李儂深邃的眼神蕩起一絲迷惘。

是E.V.Lucas推薦舍巴特替米爾恩的詩文畫插圖,聽說米爾恩起初不同意,嫌舍巴特是個"perfectlyhopeless"的畫家,後來畫開了慢慢看出畫裏的線條的確老練,還說他將來死了要請舍巴特裝飾墓碑!E.V.Lucas是書蟲,他編的藍姆兄妹書信集我迷藍姆的時期讀了;他的自傳《Reading,WritingandRemembering》也很好看。他學問博雜,在Brighton一家書店做事讀書讀得淵博了,下筆快,著述多,編書也多,在《笨拙週刊》Punch做過幾年編輯。
"Winnie-the-Pooh"的溫尼原來是倫敦動物園一頭加拿大黑熊;Pooh是公園一隻天鵝的名字,米爾恩的兒子ChristopherRobin合二為一給小熊起名「小熊溫尼普」。舍巴特筆下的小熊倒是用了他兒子Graham的玩偶小熊做藍本。插圖家從小跟外公學畫,又是RoyalAcademySchool的高材生,油畫功力深,畫線條插圖有骨有肉,作品都在《笨拙》發表,生平畫的唯一一幅小熊溫尼油畫二○○○年在倫敦拍賣會上賣了二十八萬多美金。他畫《柳林風聲》的兩幅彩色插圖真迹去年也賣了三萬多英鎊。早年我在倫敦PaulMinet的書店裏看到一張舍巴特小熊溫尼的原畫,價錢不太貴:「不要買這些,」他說,「該買四本小熊溫尼的初版本,皮面精裝的初版最值得藏!」
找齊四本不容易。買齊四本也太貴太貴了。我只有一本《TheHouseAtPoohCorner》,一九二八年第一次印刷的豪華初版,紅皮燙金,品相極好。這本書的初版分三種形式傳世:精裝初版的封皮有紅皮藍皮兩款;第二種是布面硬皮初版;第三種作者米爾恩和畫家舍巴特都簽了名,只簽三百五十本,我緣慳一藏。
集藏舊書的癖好真是有因有果,R.M.Williamson的《BitsfromanOldBookshop》裏說,書痴先是只買要讀的書,繼而搜買想讀的書,再則立心讀遍存書,最後捧回家的全是些裝幀美麗的老書,就算讀不懂書中的絕種文字也硬要買來玩賞:"...butby-and-byhetakeshomebooksinbeautifulbindingsandofearlydate,butprintedinextinctlanguageshecannotread."我想我快進入第四期書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