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內地股市今年續向好 - 潘國光

投資名言:內地股市今年續向好 - 潘國光

中國人民銀行於3月中再度加息27基點,將1年期銀行存貸利率分別調升至2.79厘及6.39厘。我們預期,中央於未來數月,仍會繼續採取措施防止經濟過熱,例如將銀行準備金比率進一步調升至11%,再度調升放款利率約25基點,以及容許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預期人民幣兌美元於07年可升值7.5%)。

中央持續收緊銀根,目的是要冷卻過熱的經濟,並扭轉過往一直以商業投資為主導的經濟模式。我們維持對中國經濟增長於今明兩年的正面預期,並將07年增長預測由9.8%調升至10.3%。
就宏觀經濟狀況而言,資金氾濫是當前中國主要的經濟風險所在。經濟充斥過量游資可引發通脹、刺激固定資產投資,以及令資產價格暴漲,對經濟的長遠發展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資金氾濫可歸納為兩大原因:首先,中國儲蓄率由90年代低於40%上升至近年超過50%水平;而隨着經濟成長及人民收入上升,銀行體系內的存款數字由99年的6兆人民幣飆升至06年的16.2兆人民幣(約2兆美元),近年更以每年18%的高速增長(約3600億美元)。
現時內地股市的總市值約為9000億美元,其中流通於市場的為40%(同樣約3600億美元)。因此,若每年有一至兩成的新增存款由銀行體系流向股票市場,對內地股市將構成龐大的支持作用。即使中央於04年開始已三度調升存款利率,但現時中國的實質利率仍處於負水平,進一步誘發資金流入股票及資產市場。

資金充斥 增長強勁

資金氾濫的另一成因,是由中國龐大的貿易順差所致。貿易順差由01年的225億美元急升至06年的1775億美元,其間人民幣升值的憧憬揮之不去,加上中國經濟長線增長的吸引力,令海外資金不斷流入。
內地股市於過去個多月大幅波動,有些人擔心,若宏調力度加大,令股市大幅向下調整,將對中國經濟以至全球股市構成嚴峻打擊。筆者並不同意這看法。
首先,即使經歷了年多以來的急速膨脹,現時國內股市的市值,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仍少於50%,較2000年的高位為低,並不如想像中存着那麼多「泡沫」成份。其次,若比起銀行體系的資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5%水平,現時股市市值的比例顯得很小,而且無論比起成熟市場如美國,抑或主要的新興市場如墨西哥或土耳其,國內股市市值明顯尚有龐大的升值空間(見附圖)。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未來將維持強勁的高增長,加上資金充裕以及中央有限度的調控措施,國內股市年內表現將續向好。
潘國光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