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季度完結 粉飾櫥窗 - 王冠一

國際視野:季度完結 粉飾櫥窗 - 王冠一

美國前日發表幾個看似不俗的經濟數據,去年第4季GDP增長由早前公布的2.2%,向上修訂至2.5%;截至3月24日一周新申領失業援助人數減少1萬至30.8萬人;聯儲局衡量通脹標準的個人消費開支核心指數(corePCE)由第3季的2.2%降至上季的1.8%。3個數字中,最能令決策者感到欣慰的要算核心PCE了。
通脹低,假若經濟有何冬瓜豆腐,都可以有空間減息,伯南克這甚麼「傾向收緊」的面容可以寬鬆一下了吧!
然而奇怪的是,核心PCE數據出爐後,債券市場的反應竟然是孳息上升,10年期升上4.64厘,30年期更上到4.84厘,這又作何解釋?難道減息遐想已消失於無形乎?
新申領失業援助人數甚受季節性或突發事件影響而呈現波動,30萬過外屬於正常,不談也罷。反而更值得深入分析的是第4季GDP被調高0.3個百分點,原來主要由於庫存增加,究竟是生產多了賣不出去,或是預期需求增加而集定貨?若按耐用品定單表現來推測,似乎是前者居多。

數據差 美股升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第4季企業在機器及軟件投資開支,由早前錄得的減少3.2%,大幅調整至減少4.8%,數字是自2002年第4季的減少4.9%以來最大,那麼是第3季買過量(錄得增加7.7%)或是經濟突然逆轉?
3個數字公布後,美國股市先升、後倒跌,收市前被挾高(納指幸保不失升0.03%,其餘在金融股和能源股發顛炒上帶動下,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倒升近0.4%)。是真的投伯南克一票,抑或粉飾櫥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