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中國)沒有希望了,誰(領導人)上來都一樣。」「50年的馴化都成良民、都是順民,你還有甚麼?」50年前,由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發起的一場由上而下反右政治運動,令無數知識分子因向中共坦誠提意見而被打成右派。被喻為「中國頭號大右派」章伯鈞的女兒、三部禁書作者,章詒和昨日在香港接受本報專訪時,回首往事,觀望現今中國,感慨萬千︰「我們這個民族沒有歷史、我們這個國家沒有根、我們的文化叫『三消文化』︰消費、消遣、消閒。」
今年是反右運動50周年,當年被打成右派的人士大部份已獲平反。但至今,反右一詞在內地仍忌諱甚深,官方禁止民間任何形式的紀念活動。「中共有一個致命傷,就是從來不承認自己是錯的,無論是她的領袖還是這個黨。」章詒和說,當年的反右運動違反憲法︰「它根本沒有通過憲法,整個操作是毛澤東、是中共中央,後期處理是鄧小平。鄧小平一生最大的錯誤有兩個,其中第一個就是反右。」
無數的大學生、知識分子,在1957年的春天,響應毛澤東的號召,向共產黨紛紛提出意見,這場被視為中共執政以來第一場的民主運動,僅維持逾一個月就被腰斬,不但嚴重打擊了言論自由,更令知識分子從此噤聲。章詒和指,反右運動令中共「成功地實現了一黨專政,成功地實現了一言堂,成功地實現了一個人說了算,毛澤東是一個人說了算,鄧小平也是。我們13億人就在給共產黨打工呀。」她痛心地說︰「這是不可以的,民族就完了、國家就完了、社會就完了。」
今日的中國不但在學術界難找到當年的「五四」精神,社會上更被「三消文化」所包圍。「(中共)然後再鼓勵平庸文化,其結果是喪失思維和記憶。這叫甚麼,這叫愚民政策,非常成功。」導致「60歲的人,不知道甚麼叫反右;50歲的人,不知道甚麼叫三年困難時期;40歲的人,不知道甚麼叫文革;30歲的人,不知道甚麼叫六四;20歲的人,不知誰是胡耀邦、誰是趙紫陽。」
章詒和雖然對當前內地社會現象感到失望、悲觀,但她極希望透過對反右運動的反思,來恢復民眾的集體記憶和對歷史的認知。官方數據顯示,50萬知識分子在反右運動中受迫害,但民間認為實際數字應大大超過300萬人。
記者 唐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