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子菜 - 蔡瀾

處子菜 - 蔡瀾

到了陳村,非吃陳村粉不可。
基本上,陳村粉就是河粉或腸粉,做法一樣,用一塊布鋪在爐上,淋了一層米粉漿,就那麼蒸了出來。
與別不同的是,陳村粉有皺紋和叠紋,拉開一看,像一件IsseyMiyake的時裝,不知道是不是他來過陳村而得到的靈感。
另一個特徵,是陳村粉在切割的時候兩頭可以連在一起,這麼一來,變成很長的粉條,我試過一拉,拉出三四尺長。
最原始的吃法是拌了芝麻醬或甜醬,就那麼吃,最能欣賞到米香。
也有把一碟排骨鋪在陳村粉上的,或者是牛腩,有了菜汁,便起變化。
這次去試,發現有種新菜式,那就是用整塊的陳村粉來包餡,再在頭上以蘿蔔亁絲紮起來,樣子很像潮州人做的石榴雞的。上桌時,碟中間是一個大石榴,旁邊伴着四五個小的。
用筷子把粉皮掀開,發現裏面包的是鮮蝦和江瑤柱,食材豪華得不得了。
好吃嗎?當然比單調的牛腩或排骨奢侈,但各有千秋,便宜的食材並不一定較貴重的差。
大陸經濟起飛,民生水準提高了,就在這些地道的小吃上加料。像在汕頭吃的炒粿,從前只是甜醬油,最多下點韭菜和一個雞蛋,當今的又加蝦又加蠔又加豬肉,已不是小吃,而變成大菜了。
廣東人蒸腸粉時,有叉燒、帶子、鮑魚等等。再下去,用龍蝦、鵝肝醬、魚子醬,也一點不出奇了。
別以為我會反對這種做法,我認為無所謂,只要把基本功的腸粉做得香滑就行,配料請自添加,也不算是什麼Fusion菜。
這令人想起,像一位樸素的少女,脂粉不施,有原來的青春氣息。生活漸佳,開始戴起戒指耳環,身穿Prada,手攜Hermes,也各有美態。處子菜變成了貴婦菜的不同而已。別搞個不中不西的怪物出來,已謝天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