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近年認購新股必賺熱潮持續升溫,有不法之徒利用新股退款支票保護私隱的漏洞——收款人身份證號碼第四及第五個數字用「*」取代,於去年尾涉嫌串同證券公司的職員,局部更改自己身份證號碼,化身數百人重複認購七隻新股。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接到市民投訴,揭發這種偷天換日的詐騙新股手法,昨日拘捕18名男女,其中兩人為證券行職員,預料稍後有更多人被捕。 記者:黃學潤 李培瑛
有關退款支票措施在04年8月實行以來,首次揭發與公開招股有關的詐騙案,為堵塞漏洞,包括證監會在內的監管機構,由下周一起的招股活動,退款支票上收款人的身份證號碼,會以隨機方式遮蓋其中兩個數字。
一人遞表20份全抽中
被捕10男8女,年齡由20至60歲,大部份為親戚及朋友關係。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曾祥達表示,初步調查發現,懷疑他們在去年10月至12月的七次新股招股活動中,利用虛假及他人的身份證號碼,以白表重複認購新股,共涉及933份申請,其中一人一次遞交一隻新股的20份申請表,另有一人一次遞交16份申請全被抽中。
由於去年股市暢旺,新股上市活躍包括多隻巨型國企,且新股上市必賺,吸引大批市民認購,而這些騙徒詐騙的手法,主要是利用公開招股上市公司不中籤的退款支票上,收款人身份證號碼第四及第五個號碼會被「*」取代,於是在每一次的公開招股中,以自己的名字,並透過更改自己身份證號碼第四及第五個數字,以及不同的地址及職業,填寫多份申請表來重複認購,中籤機會最多可增至99倍;若抽中成功獲配股,可透過串謀證券行職員將股票存倉,並在股價上升時出售。
升幅達85%利潤可觀
警方表示仍在計算涉案金額,因要追查騙徒何時將股票出售,但以那七隻股票上市當日升幅12%至85%計算,利潤十分可觀。
去年10月至12月,總共有20隻新股招股,當中首日掛牌股價錄得12%至85%升幅的新股則有17隻,以中國通信(552)首日升幅最厲害,股價漲85.5%。
股民被盜用資料報警
詐騙活動直至今年一月才由一名被騙徒盜用資料的股民發現,原來她在一次招股活動中也有認購,並在聯交所的網頁上發現她的身份證號碼被列作成功申請者,但事後她沒有收到股票,只收到退款支票,疑有人盜用其資料於是向警方投訴。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調查後,發現有人於去年10月及12月期間,利用投訴人的身份證號碼、不同的名字及地址,先後七次申請新股。昨日在本港多個地方拘捕18人,各人涉嫌串謀行騙、虛假賬目及訛騙被扣查,若罪成最高可被判入獄10年至14年。
時富金融董事關百良指出,盜用他人身份證號碼認購新股,屬刑事罪行,並強調重複認購「一啲都唔值得」,他相信警方拘捕涉案人士後,能對市民起阻嚇作用。
將在今日起始公開招股的億鑽珠寶,其保薦人益華證券董事總經理曾煥義表示,支持警方處理新股重複認購的做法。為防止出現重複認購,該行在配售部份將與銀行配合,而公開發售部份亦與過戶處合作,料事件不會影響招股反應。
現行退款支票措施,是於04年針對新股退票失竊而推出,當時有人盜取他人退票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受害人一樣,然後將支票兌現,因此後來退票加入身份證號碼以資識別,但為保護個人私隱,將身份證號第四及第五個數字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