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 - 鍾偉民

「位」 - 鍾偉民

該玩過「音樂椅」吧?這種遊戲,細想,教壞小朋友,也教壞大朋友。
音樂一停,大家就得去爭位;爭不到,就算輸了。從一開始,我們就學爭位;爭位,對人生,有什麼好處?
「位」,有實,有虛。搭地鐵,爭位;上館子,等位;去看演唱會,買到門票才有人帶位……這都是實位;要得到實位,可以請人代勞,譬如,你把車開到酒家,就會有「代客泊位」。
虛位,一般得自己決定,自己爭取。你想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就是「定位」。定了位,就得努力「上位」。上了位,發現周圍有好多競爭者,為了穩住陣腳,不讓後浪沖走,就得「出位」。出位,是為了再上位;上位,出位,再上位,晃眼幾十年,?,怎麼都變成一座座的神位?「音樂椅」這種悲情遊戲,原來,至死方休。
「位」,真的這麼重要?吃飯,先訂位,有點預算,是好的;做人,先定位,有些計劃,有個方向,也不壞;然而,為上位瞎忙,為出位發狂,值得麼?在落後地區,土著們最愛製作一種「風琴式名片」,乍看是一張卡,拉開像吊頸鬼的長舌頭,上面,註明這位生番是某某社團的總幹事、某某聯誼會的會長、某某大聯盟的理事、某某關注組的委會……
「我想加入你們這個宇宙桂冠詩人協會,做個會員。」有一天,我心情好,向生番要求會籍。生番一聽,掩面疾走,從此,絕跡門前。因為那些社和會,只設永遠名譽會長、名譽會長、會長、理事長、秘書長……最低的那個「位」,是副會長,或者副理事長。我要做會員,實在不好安排;而且,生番們怕我做了會員,不安份,會去爭位,甚至篡位。
「位」,讓我們感到安全,溫暖,舒服;然而,為了捍衞這個位,為了爭奪另一個位,人會變成生番,行為異常,大腦移向臀部。不斷前進的人,不需要一個虛無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