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罕有地在三日之內調動六個省市的黨委書記,而且涉及上海、天津兩大直轄市和浙江、山東等經濟大省。外界多關注團派、上海幫、太子黨的勢力消長,而忽略了其中隱含的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總理溫家寶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思路。
新思路追求區域平衡發展
胡、溫主政以後,中央、地方關係最緊張的時期莫過於2004年推出宏觀調控之初,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甚至在政治局會議上炮轟宏調,要溫為上海及中國錯過發展良機負上政治責任。
胡溫自然不會聽任諸侯坐大,因此拿陳良宇祭旗。外界相信胡溫會藉中共十七大強力削藩,甚至有人言之鑿鑿,指十七大不會再有省級黨委書記進入政治局。「藩」,原本指古代諸侯的封國、屬地;「削藩」,就是削減諸侯的封地、勢力。
但是,中國地大物博,隨着經濟發展,地方勢力膨脹、要求更多自主權的趨勢已不可逆轉,胡溫如果沿用傳統的削藩方法,只會事倍功半。其實,在陳良宇被拉下馬後,無論去年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還是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胡溫都未再提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而是將「促進區域發展」納入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之一,顯示其削藩思路,已從強化中央、打擊諸侯,轉向追求區域平衡發展,以區域分治約束省市各自為政。因此,主張浙江主動與上海接軌的習近平,主張山東更好對接天津濱海新區開放的張高麗,今次都獲重用。
十七大更多諸侯入決策圈
在中共十六大躋身政治局的諸侯,分別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北、新疆,各自代表首都、環渤海地區、東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筆者相信,在胡溫強化區域功能的削藩思路下,中共十七大進入政治局決策圈的諸侯,反而會多過十六大的六位,以實施中央有關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策略。
如果沿襲舊例,新疆書記王樂泉、上海書記習近平、天津書記張高麗已率先取得政治局的入場券。北京、廣東、湖北的書記,無論連任或新任,好大機會不會出局,而新入局的諸侯則會來自東北、西南地區,受益者很可能就是團派的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重慶市委書記汪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