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特首選舉,選前有電視辯論,有造勢大會,投票結果公布時候選人站在台上聽候宣判,當選者向在場的支持者三鞠躬,又眼泛淚光哽咽着講話,然後上街謝票……。一切煞有介事,世界上所有普選的把式都具備了,只差一樣,就是原來只有七百多人有權投票──幾乎是香港人口的萬分之一。
電視辯論不是要爭取觀眾投票,因為絕大部份觀眾是無票的;造勢大會也不是要爭取參加大會者支持,因為他們也是無票的;上街謝票就更莫名其妙,我們都沒有投票給你,你謝什麼謝?
選舉荒謬劇演至謝票一幕,可謂高潮。我啥都沒有給你,你卻要謝我,分明如俗語說,「無事獻殷勤」。下面一句不大好聽,是「非奸即盜」。雖不好聽卻是真實的。「無事獻殷勤」怎麼不「奸」?盜取了我們這些無票者的名義以壯聲勢,如何不是「盜」?
當選了,為什麼哭?世界上所有經普選贏得勝利的當選者,我從未見過他們哭的。他們只會高興,興奮,感謝。為什麼不會哭?因為這是他們努力以求的事,並不意外,也沒有值得他(她)感動之處。什麼人會哭呢?通常我們看到當選港姐、世姐、環姐的鏡頭,獲冠軍者會哭;或得電影鉅獎者會哭。因為對他們來說那是意外的驚喜,而且不是公眾投票的結果,而是少數人評選的結果。特首選舉有點像選港姐了吧?
「鱷魚的眼淚」通常是用來比喻假慈悲。但生物學告訴我們,鱷魚的眼淚跟「慈悲」的真假無關,它只是鱷魚吃飽後的眼中分泌物。香港的當選特首,大約也是吃飽了中央及選委所餵的食物,於是眼中有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