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融冰之旅難解中日心結 - 李平

盡論中國:融冰之旅難解中日心結 - 李平

中國總理溫家寶將在下月11日訪問日本,展開為期僅三天的「融冰之旅」。中日雙方前日公布行程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就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又表示會尋求溫家寶支持日本「入常」(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兩個敏感問題上一啖糖一啖沙,令人難辨日方心意。

日本人不願見中國強大

中日兩國友好關係的裂縫早在1990年代已擴大。前總理朱鎔基2000年訪日展開「增信釋疑」之旅,更出席東京電視台(TBS)節目,與日本民眾直接交流,其表現廣受好評,但中國總理訪日之途竟自此中斷了七年。要論其中原因,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只是表象,癥結在於兩國人民彼此的看法已改變,中日領導人的言行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
日本人的基本心態,是既不願意看到中國的發展、強大,又不能不面對這一現實;中國人的基本心態,則是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越來越不把日本放在眼裏。這種心態是中日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近年卻不斷強化,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兩國文化交流越來越背離友好的方向。中日建交後,中國曾引入《望鄉》、《血疑》、《阿信》等日本電影、電視劇,有助改變中國人對日本人的印象。但是,近期內地網民最關注的日本文化,反而是日本出版界將《紅樓夢》、《西遊記》等中國經典名著改編成色情漫畫,再加上歷史教科書的爭議,文化的齟齬對感情的傷害至深。

兩國縱容民間相互詆毀

二是兩國衝突範圍越來越廣,從釣魚台到東海油氣田的經濟之爭,從「入常」到台灣問題的政治之爭,從南京大屠殺到慰安婦的歷史之爭,從日本成立防衞省到中國增加軍費的軍事之爭,令兩國關係更加錯綜複雜。
三是兩國領導人越來越喜歡打民意牌,變相縱容民間相互詆毀、攻擊。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輸了中日關係,但贏了民意;中國2005年的大規模反日示威,令領導人對內贏了面子,但對外輸了形象。
安倍今次公開要求溫家寶支持日本「入常」,有助提高自己的民望,但無異於綑住了溫家寶的手腳。可以預見,溫家寶的融冰之旅,結局不會比朱鎔基的增信釋疑之旅好多少,一樣難以解開中日心結。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