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槎基金頒予8科研學者<br>女科學家破解不育獲獎

裘槎基金頒予8科研學者
女科學家破解不育獲獎

【本報訊】每位雙職媽媽看到電視劇《同事三分親》都會笑中帶淚,要事業家庭兩兼顧,從來不容易。科學家陳小章畢生研究一般人難以明白的上皮細胞,一心破解不育之謎,一面苦苦爭取資源,工作朝七晚七,一面照顧兒子,希望孩子能繼承衣鉢,問兩者哪樣重要,這位剛獲裘槎基金會頒發優秀科研者獎的媽媽說:「兩樣都重要。」 記者:張嘉雯 趙燕婷

「如果你當係份工打好容易,當交差啫,我咁樣做係因為我有興趣,亦都想幫人。」中文大學生理學講座教授兼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小章娓娓解釋其工作,上皮細胞是覆蓋在身體表面及用作與外界相通的細胞層,是人體四大細胞組織之一,覆蓋面包括皮膚、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胰臟、膽、淚腺等器官,是分隔機體內外環境的重要屏障,與女性不育、肺炎、癌症等各種疾病都有關係。

每日在實驗室12小時

她解釋,每六對夫婦就有一對不育,正是這個課題,令她每日在實驗室中糾纏12小時。她又指,男性不育,主因是無精或精子缺乏活動能力,後者又稱弱精症,她根據老鼠研究作出估計,「我哋發現精子要經過附睾嘅頭部先開始郁,之前唔識得游動,後來我哋知道附睾嘅頭部存在咗一種叫抗菌囗嘅物質,男士不育,其中一個可能原因就係缺乏咗抗菌囗。」
治療的方法,包括補充抗菌囗,進行體外受精,或者刺激身體分泌抗菌囗,但現時離新藥發明仍有漫長道路,「無人肯投資,因為呢樣嘢(不育)無關乎lifeanddeath(生與死),我哋連申請研究基金都有困難。」
這位媽媽家在中大,每日三次回家,談起16歲的兒子許駿即變溫柔,「佢有去lab(實驗室)做嘢,見習吓,希望佢有興趣啦,不過佢話鍾意讀歷史。」
香港英商裘槎1979年以畢生財富成立裘槎基金會,1997年設立優秀科研者獎,頒予在科研工作上有卓越表現的學者,得獎者可獲十萬美元,以資助所屬院校另聘講師代替得獎者日常教職半年或一年,令得獎者專心投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