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警告新股豐收難持續

證監警告新股豐收難持續

【本報訊】去年是炒新股,尤其是內地新股的豐收年,這趨勢可持續至今年,但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提出警告,勸喻投資者千萬不可因去年新股表現強勁而樂極忘形,即使去年豐收,未必是未來表現的指標,投資者更須顧及股價下跌的風險。
另外,羅兵咸永道審計部合夥人孫寶源預計,由於今年將有較多H股回歸內地發A股,加上沒有巨無霸上市,本港上市新股集資額將遜於06及05年,只有約1560億元。

去年新股首日平均升26%

由於06年股市旺暢,新股招股市盈率整體被拉高,絕大部份處於10至30倍間,但未對上市表現造成影響;去年新股首日掛牌平均升26%,至於內地企業(H股及紅籌股)更突出,首日掛牌平均升幅達到36%,反映投資者對這些股份的興趣十分強烈。
孫氏稱,去年大中華新股集資額6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今年應會回落至約580億美元(4524億港元),中港台三地分別佔370億、200億及10億美元,其中內地集資額相信逾半來自H股回歸發行A股。
儘管今年本港集資額將少於內地,但香港的高流通量對許多國際企業仍甚具吸引力,相信將有越來越多有業務在大中華區的國際公司,會選擇來港上市。

大中華區尚有發展空間

他說,大中華區資本市場的市值佔區內資本市場的本地生產總值,由05年的71%,急升至去年的107%,但仍低於英國的152%及美國的148%;而大中華區股市年度成交金額佔其總市值比重,去年亦只為86%,低於英國的200%及美國的174%,故大中華區的資本市場增長潛力尚未完全體現,未來仍大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