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報告》建議設全新公共廣播機構<br>殺港台交回政府操刀

《檢討報告》建議設全新公共廣播機構
殺港台交回政府操刀

【本報訊】由特首曾蔭權委任的公共廣播檢討委員會昨日發表《香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報告》,報告未有像外界揣測般就香港電台的未來路向提出建議,委員會主席黃應士強調,港台的前途非委員會探討範圍。不過,報告建議成立一個全新公共廣播機構,否決港台過渡成為此機構的可能,替港府消滅港台開路,卻避免背上「殺港台」惡名。港台管理層及工會對此表示失望及難以接受。 記者:蔡建豪 莫劍弦

委員會檢討報告表明,港台並不符合過渡成為新公營廣播機構的要求,卻未有就港台的未來路向着墨。委員會六名成員昨日在記者會期間,多次被問及有關問題,黃應士稱,去年初接受委任時,責任是宏觀地探討公共廣播事務,而非港台前途,他說,委員會沒有資格糾正屬於政府部門的港台,只強調「一個真正公共廣播機構,唔應該係政府部門」。

逾千員工過檔問題多

黃應士解釋,港台不符過渡資格有多個原因,港台有長達80年的歷史,歷史包袱會「箍住」新架構,實際運作也難作出改變。他又指出,若由港台過渡至全新公營廣播機構,涉及逾千名員工過檔,員工是否願意離開政府、放棄公務員身份將衍生連串問題。他指若將來新成立的公營廣播機構取得成功,不排除本港可擁有兩個公營廣播機構。
對於委員會報告否決港台過渡至新機構的可能,廣播處處長朱培慶感到失望,他認為社會應就港台前途多作討論。他昨日先後與港台的中上層及工會代表見面,提醒同事不用為前途問題過早憂慮,「應該唔係知難而退,係迎難而上」。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則認為,報告沒有提及港台角色,令人難以接受。

政府本想借刀殺港台

有了解內情的政界人士分析,政府原先想透過成立獨立委員會,提出解決港台地位問題,避免由政府出手,遭民主派及外界質疑政府封殺港台。然而,委員會一班來自傳媒界的委員,明顯不欲負上「殺港台」惡名,迴避談港台去留,集中討論成立公營廣播機構,將處理港台生死的「波」,交回政府手上。
不過,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指出,報告不談港台地位,卻指將港台過渡為新公營廣播機構不可行,明顯欲幫政府一把,日後迫港台員工就範,接受較差條件轉制:「如果𠵱家就話港台可以變做公營機構,員工就會同政府開始講條件,到時政府要畀大筆公帑港台員工轉制,但若果𠵱家委員會話唔得(轉制),到政府再出諮詢文件,只要肯考慮畀港台員工轉去新廣播機構,就算轉制條件較差,都唔會有好多員工反對。」
資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昨表示,政府現時對報告沒有既定立場,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公眾諮詢文件,會交代港台去留等問題。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單仲偕對報告未提港台地位感到遺憾,他指港台有數十年歷史,委員會檢討公營廣播架構,不可能不包括港台在內,現時做法只會令報告內容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