廸卡打開校巴車門,是一群無辜的學生;外界由這扇門,卻看見了菲律賓教育政策的不足,而教育不足,卻根源於菲律賓貪污問題嚴重,社會貧富懸殊,政府又缺乏財力推動及改善教育,無心又無力之下,學生的教育程度每下愈況。
菲律賓一度是教育水平極高的國家,在上世紀50年代以國民生產總值而言,僅次於日本。大獨裁者馬可斯(FerdinandMarcos)60年代上台後貪污盛行,社會不安,各方面都大倒退。政府沒有錢,社會公共政策諸如教育、衞生全都成了犧牲品。
政府沒錢 教育成犧牲品
政府公立中小學校去年收生1,700萬,大約200萬人入讀私校,但仍然有大批學童失學。教育部官員去年向總統滙報,指國家尚欠近7,000間課室,現有的學校往往爆滿,學生要擠到走廊甚至廁所去上課,課本都被天花滴下來的污水沾濕。在惡劣的環境下,如何專心求學?世界銀行一份2003年的報告指出,菲律賓只有20%六年級學生及少於1%高中學生,能應付所有基本科目。滿街大學生的情況,已經不再。
美聯社/《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