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倒數計時500天之際,第29屆奧運會獎牌式樣周二在北京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中西合璧的「金鑲玉」設計傑作,喻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率先為世人帶來驚喜。
北京奧運獎牌直徑為70毫米,厚6毫米。正面為國際奧會統一規定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背面鑲嵌着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鑲刻北京奧運會會徽。
獎牌掛鈎顯尊貴
獎牌掛鈎由中國傳統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顯示尊貴典雅的中國特色,並體現對獲勝者的禮讚,形象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玉」比「德」的價值觀,金牌配上白玉,銀牌配青白玉,銅牌則配青玉。
國際奧委會對奧運會獎牌的材料及識別性、重量、尺寸、圖案等都有嚴格規定。奧運會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上不少於6克的純金。以往奧運會的獎牌在材料使用上均沒有突破,北京奧運會獎牌則創造性將玉嵌入其中,此設計不僅符合國際奧會的相關規定,同時彰顯了「玉」的高貴品質,喻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玉良緣」。
北京奧組委早於06年初,向世界公開徵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並邀請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1家專業機構參與獎牌設計工作。
179個作品中挑選
經過近3個月的徵集,北京奧組委收到來自中國25個省區市、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澳洲、俄羅斯、德國等國家的應徵作品共265個。隨後,北京奧組委邀請中國國內藝術、雕刻、造幣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對179件有效應徵作品進行了初選和複選,並多次組織有關單位對獎牌方案進行修改,至今年1月11日和2月8日,北京奧組委、國際奧會分別通過北京奧運會獎牌方案。
綜合中國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