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地產(012)及恒基發展(097)昨日開市前雙雙停牌,待公布股價敏感交易。據了解,恒地吸取兩次私有化恒發失敗的教訓,終放棄直接私有化恒發,改以出售資產及換股形式,終極目標是曲線增持中華煤氣(003)的直接控股權。
【本報訊】恒地主席李兆基的上市王國合共6家公司,總市值超過2400億元,以昨日收市價計算,市值最大的是煤氣,煤氣市值接近970億元,最終控股公司恒地的市值只是856億元。李兆基多年來一直希望透過私有化恒發,增加在煤氣的控股權。
恒地先後於02及05年底,分別以純現金及純股份提出私有化恒發,但兩次都因為有合共超過7000萬股恒發股票的小股東反對,反對票超過已投票股數一成,令私有化計劃告吹。
售產難度較私有化低
市場估計,為免再重蹈覆轍,並借鑑電訊盈科(008)去年底先收購Sunday全部電訊資產方式,再撤銷Sunday上市地位,成功曲線私有化Sunday。恒地今次亦可能選擇出售資產及換股來達到私有化恒發及增加在煤氣直接控股權的效果。
私有化與出售資產最大的分別,是大股東根據協議安排把上市公司私有化,須獲75%出席小股東贊成,反對的小股東股數不能超過一成;若收購資產,只需逾半數小股東贊成,難度相對大減。若然李兆基今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另闢蹊徑也無可厚非。
市場估多個重組方案
當然,恒基王國的關係比較錯綜複雜,與電盈簡單收購Sunday資產有分別。
煤氣、香港小輪(050)與美麗華酒店(071)由恒發控股,恒地再持有恒發近七成股權(見圖)。現在,恒地以聯營公司方式把煤氣、小輪與美麗華入賬。
市場猜測,恒地系有多個重組方案,包括恒地與恒發換股,兩間公司互控,恒地變相增持煤氣等3間聯營公司。恒地亦可利用恒地股份加現金,直接向恒發收購3間聯營公司,或者只是煤氣的股權,但此舉觸及全面收購,若要保持3間公司的上市地位須取得證監會豁免全面收購,技術上有難度。
據悉,恒地及恒發最快今日下午公布或召開記者會講解交易詳情。恒地停牌前收報44.1元,恒發收報14.58元,1股恒地股價約等於3股恒發。煤氣、小輪及美麗華昨無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