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的菜市,從前不多。當今到處可見,差不多每一區就有一個。
逛菜市,第一家入眼的是賣醃製瓜果的檔口,甜酸苦辣,應有盡有,我買了一百種。
再看到的是魚飯檔,種類也不少。有鯊魚的肝,此物最腥,但用海水烚熟後風亁,就無異味,點普寧豆醬來吃,最為甜美。又有拇指般大的鮮魷,肥肥胖胖,肚內充滿了膏。
鮮魚檔以䱽魚為主,䱽魚出水即死,雖新鮮,但不是游水,非廣府人所好,可是在潮州是貴魚,價高得很。鰻魚鱔魚多種,大大小小,最小的像管筆,上海人稱為筆鱔,潮州人稱叫成血鱔。大條的白鱔,斬成一段段,背脊部份不下刀,連起用鹹菜葉子包住,捲成一團,煮熟做盤龍鱔。
咦?這是什麼?一顆顆的圓形東西,西柚般大,原來是海參的一種,叫為球參,還是第一次看到,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蔬菜檔賣的,基本上和香港的一樣,有芥藍、菜心和蘿蔔等。罕見的是珍珠花草、益母草等野草。益母草這個名字,我最欣賞,想起在新加坡的媽媽,今年已有九十六七吧?年紀愈大愈記不得她的歲數,人健康就是,還是天天吃燕窩,喝白蘭地,如果能陪伴在她身邊,就做益母草湯來讓她下酒。
白菜則只是賣它的心,這種白菜心買來燜比目魚亁,香港人叫為大地魚的,一定很甜。
每一個菜市場中,一定有檔賣草藥的,這是中國南部菜市的傳統,汕頭也不例外,古人哪有一病就去看醫生的?用草藥食療不就得了嗎?一顆顆的東西,和鳳梨很相像,叫為鐵菠蘿,可以清肺明目,也是第一次見到。
從菜市最能觀察到當地的民生,當今中國經濟起飛,食材豐富,是一個好現象,北方有些省份賣的,來來去去不過那麼幾種,就表示不會吃,生活怎麼好,也是枯燥和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