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逐 打欖球唔講得「小」

你追我逐 打欖球唔講得「小」

周五(30日)展開的「香港國際7人欖球賽」已踏入31年,而現今香港參與欖球運動的華、洋人數比例大概是7:3,甚至連小孩也開始玩「小型欖球」,故再說欖球是「鬼佬玩意」,實在太過時了。其實「小欖」比賽早在1975年已展開,今次採訪的靈猴「小欖」會,9成是本土小孩,表現優異者更有機會保送到英國升學。
文:徐嘉華
圖:區民傑

創會15年的「靈猴」,逢周日早上在銅鑼灣運動場開班授徒,全年無休,現有120名會員。曾朗峰3歲多已經跟哥哥到球場「玩」「小欖」。曾父說:「香港學校教小朋友的學習態度是要守規矩,學生不太主動發問問題;欖球要求一個人主動出擊,帶到波的就要向前衝,可訓練小朋友的主動性。」

訓練主動及溝通技巧

那天看「靈猴」的小球手們,大清早踏入綠茵球場內,第一時間就是你追我逐;然後點名、熱身,再開始小組練習球技,包括傳球、擒捕及比賽。6歲的黃頌然,是因為母親被大片草地吸引,就玩了兩年。黃母說:「香港很少有這種草地場,平時校園生活緊張,星期日到這片大草地做運動,有益身心。」
10歲的小女生魏曉琳則說:「在球場上拿到好成績時,很有成就感。」其母則看中欖球的團隊活動,有助加強女兒與人溝通的技巧。
其實,除了每周日的「實習」外,每年都有不少「小欖」比賽,最令小球手期待的,正是本周五開始一連3天在香港大球場參加「小欖」友誼賽。(時間為本周五3:00-4:00pm、周六8:00-9:20am、周日7:30-8:30am)

欖總保送學員負笈英國

「小欖」不單是小朋友升上成人組欖球的門檻,亦是爭取香港欖球總會獎學金的途徑。20多年前,欖總已成立基金,目的是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學生球員;獎學金分中學及大專(06-07年獲中學獎學金有50多名)。欖總近年更與英國HartpuryCollege達成協議,每年可保送兩位成績達標,且具欖球潛質的學生負笈英國。(獎學金資料可瀏覽www.hkrugby.com內的scholarship)。

後記:

25歲的多哈亞運代表袁健濠也從「小欖」起家,亦是獎金受惠者之一。除拿過中學獎學金外,16歲時再取得海外獎學金,到新西蘭繼續升讀高中。袁健濠說:「沒有欖球,我一定沒有機會到海外讀書,亦沒有今日的我。」

抱球在手的人只要閃避對方攔截,即有贏波機會。

就算被對方阻擋前進,但小朋友還是樂在其中。

這一招界外球,通常由隊中的前鋒擔任。

25歲的多哈亞運代表袁健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