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二五特首選舉唱票效應之下,市民多多少少遭到洗腦,趕來賀回歸十年的兩隻卧龍大熊貓,現成就有上口好名字了。一頭叫煲呔,另一頭叫袋巾,兩熊相遇,咁高咁大。爭住跟肥龍親嘴的那頭,當然叫做煲呔比較貼切。活潑可愛喜歡儍笑那頭,可以多個花名,叫做家家或者傑傑,跟濕地公園的貝貝順理成章組合成最受歡迎的「忽然土產」。(名堂比國貨親切,也不會讓市民聯想到毒魚毒蛋毒水果。)
將熊貓叫做煲呔和袋巾是因利乘便,不過也有壞處,就是兩頭經國家檢定,證明具有一級生殖能力的大熊貓,當春情勃發之時,難免做出很多甜蜜生三個的動作,耳鬢廝磨,叫那些恨抱熊貓仔的香港人飲得杯「新抱」茶落。可是消息落到去報章標題,「煲呔跟袋巾」摟頭摟頸還好,接着還要那個什麼什麼的,就有點尷尬不便。事關煲呔和袋巾都是「男裝」,兩個人裏面沒有任劍輝,假如報章戲弄他們說這是煲呔與袋巾為着開枝散葉對着幹,雖然是實情,但內容太過三級,兒童不宜,只能放落風月版。
也許那七百多個選委會嗤之以鼻,小器地說,袋巾鐵定落選,熊貓是國寶,不得玷污啊。好吧,兩頭都以曾公命名,以息紛爭。一頭叫當勞,無人反對。另一隻,唔,呼應曾班子的政治願景,叫做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