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城市 - 李純恩

浮躁的城市 - 李純恩

《壹週刊》旅遊版做上海主題,題目是「講錢世界」,列舉了許多今日上海紙醉金迷的事例,開首便說「上海,越來越浮誇」。
其實,今日上海,不是浮誇,而是浮躁。
浮誇的事情,各地都有,香港也不例外,從政客到大商家,都很浮誇。
但浮躁,是一個城市的氛圍。
生活在浮躁城市裏的人,不管屬於哪一個階層,不管有沒有錢,都因為浮躁的氛圍,處於一種「心不定」的狀態。
今天的上海人,個個心不定,心浮氣躁,一點小事便大驚小怪,咋呼得上了天。
在上海街上,經常見到大呼小喊的人,不要說上海人是以這種方式溝通的,我小時候在上海,人們要文靜得多。而到了今天,一點點事情就可以令上海人大呼小喊。
上海人還把這種大呼小喊帶出國門,你在外國旅行,碰到的中國人,最吵的,必是上海旅行團,從機場的行李帶旁開始,一路咋呼出機場、上巴士、到景點參觀、去商店購物,無有例外。
這種「激動的表現」,貌似一地之人對新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究其原由,還是因為浮躁。一群心浮氣躁的人,目迷五色,也只能以喧嘩的行為,來顯示自己的素質,掩護不定的心境。
一位到香港讀了一年研究生的上海女孩告訴我,在香港她可以很安心地在巴士上聽音樂和看書,但回到上海,在巴士上就做不成這兩件事了。因為,上海太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