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重要智囊、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早前向海外傳媒表示,過去毛澤東、鄧小平指定接班人,導致問題重重,現在沒有接班人的問題,領導人要透過黨內民主機制產生。其言下之意當然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不能指定自己的接班人。不過,他沒說清楚產生領導人的黨內民主機制如何運作。
公開反對領導欽點接班人
李君如在最敏感的領導人接班問題上,公開表達反對欽點方式,無異於給急於主導中共十七大人事大權的胡錦濤出了一道難題。但從近日上海市委書記的任命及香港特首的選舉來看,胡錦濤解答這道難題的思路早已有變化,對中共的制度和中國的政制的影響將逐步浮現。
中共以往一直以欽點方式確認下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指定過劉少奇、林彪、華國鋒,鄧小平指定過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更特別的是,鄧小平還指定了隔代領導核心胡錦濤。
其實,鄧小平欽點江澤民、胡錦濤為接班人,已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還要諮詢陳雲、李先念等元老的意見。鄧去世後,中共再沒有強人能夠指定接班人。江澤民充其量只能欽點香港特首,但在他卸任黨政軍職務後,董建華也跟着下台;而胡錦濤則連欽點親信出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權勢也欠奉,香港特首的選舉也終於迎來首次面向市民的競選。
從權鬥的角度看,這種局勢自然不利胡錦濤任用親信推行其政策,但從政制的發展來看,總歸是好事。中共的欽點制正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只能是黨內協調、選舉。新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沒有共青團和上海幫背景,結果成為惡鬥雙方都能接受的人選,幕後或許還有刀光劍影,但起碼不是血肉橫飛。
港特首選舉影響中共民主
再從第三屆香港特首的選舉來看,北京領導人多番講話挺曾,中聯辦及香港左派積極運作,以確保曾蔭權取得80%的選票,顯然未改以往的欽點心態。但是,今次畢竟是有對手的選舉,在對手梁家傑的壓力下,曾蔭權的競選策略也不是僅面向800人的小圈子選民,而是要面向廣大市民。
香港特首的選舉必然走向直選,其演變過程,與胡錦濤解決黨內民主機制難題的心態和思路是互動的、相互影響的。
(滬港人事啓示 二之一)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