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簽《柏林宣言》 制憲東擴爭拗未停<br>歐盟走過50年

今簽《柏林宣言》 制憲東擴爭拗未停
歐盟走過50年

能令一個戰事不斷的歐洲和平繁榮半世紀、打破疆界,建立共同市場和貨幣,昨日(周六)雲集德國柏林的歐盟27個成員國領袖,的確值得慶祝歐洲一體化50周年的成就。可是歐洲山頭林立依舊,要再推深統一大夢寸步難行,歐盟未來方向蒙上一團迷霧,今日要簽署的《柏林宣言》,在歐盟憲法和歐盟東擴等棘手問題處處留白。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是一個理念、一個自由和體諒的希望。這希望已達成了。歐洲團結令我們可活在和平與繁榮中,建立共同體克服分歧……」英國《泰晤士報》得到的《柏林宣言》文本,一開首就大力肯定這50年的成就。

「需要一個未來50年的願景」

歐盟近5億公民,卻需要一個清晰的未來方向。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ManuelBarroso)前日說:「我們需要以一個未來50年的願景,去激勵歐盟公民。我們要去說服他們,要應付全球化、可持續增長、競爭力、政治穩定、能源供應、氣候轉變和保安等21世紀種種挑戰,歐盟是最佳答案。」
歐盟要做「萬靈丹」,是需要一個有效率的決策機制。50年前的今日,簽署《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締約國領袖,只有6人;昨日傍晚出席慶祝活動的歐盟成員國的領袖,已增至27人。歐盟擴張需要立憲簡化決策機制、設立總統和外長,民眾卻擔心飯碗遭新加入「窮國」搶走,法國和荷蘭前年公投否決了歐盟憲法,歐盟發展頓失方向。
《柏林宣言》又能否提出一個令歐洲人嚮往的50年願景、為進一步一體化重注動力呢?宣言文本提及了打擊恐怖主義、除貧、反對種族主義、要共同推出新能源政策去應付全球暖化等,重申歐盟既定立場。

承諾09年前解決憲制僵局

但對於歐盟憲法,各成員國對需要保留甚麼部份、甚至應否捲土重來等問題,都意見紛紜,歐盟輪任主席國德國默克爾(AngelaMerkel)政府草擬的宣言文本,沒有直接提到歐盟憲法,只承諾在2009年前解決憲制僵局。歐盟應否讓回教徒為主的土耳其加入,多年來爭議不斷,宣言文本沒有提及歐盟進一步擴張,默克爾和波蘭想加入基督宗教是歐洲基礎的內容,最終也沒有成事。
離開了宣言的和稀泥,默克爾暢所欲言心中的歐盟路向,她前天說希望歐盟未來50年內會有自己的軍隊、歐盟委員會更有效率、權責更清晰,但反對歐洲統一成一個聯邦,要保留各國多元化,所以歐盟的關鍵是「寬容」。可是,除了一條憲制問題死線,歐盟還有甚麼未來方向是清楚的?
法新社/美聯社/德新社/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