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眺望:揭秘 - 方卓如

國金眺望:揭秘 - 方卓如

在美國做投資銀行家較香港值租理所當然,至少那本招股書比香港的難寫幾倍。
Blackstone的招股書,為大家揭開私募的神秘面紗。今期《財經》雜誌說,內地新推出的《合夥企業法》有助中國式的私募可以學Blackstone等以合夥人形式經營。但這邊廂,Blackstone已經用有限合夥人形式上市之餘,還可以牢牢揸緊控制權,又超前幾個馬位。私募要錢,又要權,如果領匯上市可以學Blackstone(其實冇得學,因為香港不容許有限合夥制),就毋須怕對沖基金搞鬼。同一間對沖基金已經迫到ABN-AMRO要找白武士合併,領匯是否可以無風無浪到公卿,言之尚早。
Blackstone上市,相信是看準兩個時機。一個是經濟環境,第二是兩個話事人的壽命。招股書入面已經暗示私募基金可以賺超級利潤,市況好景是相當重要。買一間企業價值10億的公司,落3億本,借街數7億。假如順風順水,五年後如果可以賣13億,即是將本翻一番,每年的內在回報率15%。假如五年間用償還3億貸款,回報率可以高達25%。私募槓桿原理,即是借孖展。只要在低息環境兼市況大好生意興隆,一買一賣要賺一個開並不困難。和黃賣HE其實原理一樣,只不過沒有打正私募的招牌。
買賣公司好賺,但未夠地產厲害。Blackstone從地產賺錢更多。好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按揭手鬆。換句話說,次級按揭都幫了Blackstone一把。今期《經濟學人》說次級按揭冚檔,對美國經濟直接影響有限,因為數額未夠大。如果估計屬實,地產還有排做。
Blackstone將自己經營的方法盡情披露,連私人飛機都毫不含糊,不過並非兩位袓父級創辦人將公司的私人飛機據為己用,反而是兩位向公司借出私人飛機,收回租金。沒有收取超級人工,搭飛機又均均真真,兩位相當清廉。
Blackstone招股書,還有其他精品。
方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