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遊 - 鄧達智

晚年遊 - 鄧達智

《少年行》:「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美酒豪飲少年壯語,哪個年少出遊不干雲?難得不是少年行,而是晚年遊!今人經濟好,條件高,營養盛,惜身子弱;能捱至晚年仍能四出遨遊才值得敬佩。伯娘九十開外,體形䠷瘦精練已是長壽的基本條件。看那些上了三十歲的師奶已變肥腫難分,到得六十歲已算幸運,但糖尿血壓失調,水腫面脹,連行路四平八穩都找不到平衡,叫他們如何旅行?
伯娘先從加拿大東岸飛回香港,未幾即飛紐西蘭探親會友,再而上郵輪遊歷南北兩島,轉達塔斯曼尼亞跟澳大利亞,數星期始回。過了春節又飛新加坡及她故鄉馬來西亞,待四月才回去多倫多。有這樣一副身子又有這樣一份精神才好老。
老,其實不可怕。生老病死必然階段,就怕老得不清爽不靈活,那難受生不如死;不是頭痛便是眼花,不是背痛便是腿生鏽,再不然諸食難消化藥物又敏感。
伯娘行得走得,習太極數十年,飲食正常數量不減;這樣的活才值得過。就是後輩我們也經常鬧胃酸過多,胃氣脹,消化不良,不吃餓,吃頂胃,遇上忙至得閒死唔得閒病,寧願把心一橫撞牆了事。
一副九十高齡也難不倒的身體如何練就!就想訪問套料;當然答案肯定大同小異:「吃食正常,作息有序,勤練運動,心境開放。」十六字,唸來容易,聽來好記,就是難得做到。
想想飛機乘多了的苦況,不少叔叔安娣,莫說長途旅行,一趟長途飛機便足以連皮帶骨全數散晒,還希望遊埠嘆世界?
細味伯娘的晚年遊對比自己自十多歲便開始的少年行;當年自己甚麼也不用付出,只有一個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