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 化 - 陶傑

醜 化 - 陶傑

看戲只是娛樂,不要扯上什麼政治,像《戰狼三百》,伊朗政府抗議,說是醜化波斯文化,消費者掏腰包進場,一杯可樂,一包爆穀,一起哈哈哈,戲拍得爛,才是編導最大的自我醜化。
希臘和波斯之戰,發生在公元前五世紀,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早有定論,指出這是自由和奴役之戰。起因是波斯國王塞西斯,建了一座盛世的城堡,定為波斯的新首都。愛琴海諸國,通通都送禮進貢,只有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城邦,連一包花生米也不肯送。
塞西斯大怒,決定向希臘突襲。備戰的計劃,被一個流放波斯的希臘人知道了,他寫了一封密函回到家鄉斯巴達,通風報訊。信寫好了,問題是怎樣傳送出去。
希羅多德有很詳盡的記載:他把桌子表面的一層光亮的蠟,用尖刀輕輕刮掉,現出了木質。把機密刻在桌木上,再把蠟小心補回。把桌子一路上運送到希臘,波斯的士兵沒有留意。希臘得知偷襲的消息,秘密武裝,這是歷史上第一場隱秘的諜報戰爭。
希羅多德對諜報很有興趣,還記述了另一宗:米里特斯的城邦,想起兵反抗波斯,把一個傳令兵剃光頭,軍事機密寫在光頭的頭皮上,再長回頭髮,到了目的地,把頭髮顯山露水的再剃光,當然,這一項機密並不逼切,可以等上幾個月。
希羅多德是西方的太史公,也就是鬼佬版的司馬遷。拍攝波希戰爭,當然根據希羅多德的版本,如同把荊軻刺秦王搬上銀幕,荊軻如何獻地圖,圖窮匕現,如何在階前與秦王拉扯,撕破秦王的衣袖,那幾個動作必定根據《史記》上的排演。
講岳飛大破金兵,也依據宋史,漢人的觀點,女真族茹毛飲血的,當然是忠奸分明,有什麼好抗議?如欲反醜化希臘,伊朗也可以把每年賺來的石油盈利撥出一億美元,自拍一個版本,全球發行,有人看就得了。
觀眾只問看好戲,其他一概不管。二十年前米高契米奴的《龍年》就很好看,雖然「醜化」唐人街,醜化就醜化了嘛,紐約唐人街本來就是毒販和人蛇的天堂,演戲誇張幾分,完全沒有問題。
娛樂就是娛樂,誰有興趣聽什麼後現代後殖民的大道理?滿嘴巴學院道理的人,往往不懂得創作。在他們眼中,《龍年》是辱華,《奪寶奇兵》是辱印,都是什麼英美文化霸權,不批判,他們的大學教席就混不下去。荷里活辱這辱那的,聽了幾十年,耳膜起了老繭,只知道片子越拍越好看,這世界有美國電影,人生多姿多采,啊,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