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舊電視焚屋

殘舊電視焚屋

【本報訊】蘇屋邨一名住戶自行維修有故障的電視機,將電視機外殼長期拆去,以「裸體」方式散熱,疑因此肇禍。昨日電視機突然起火,正在熟睡的戶主兒子險葬身火海,幸被濃煙嗆醒,逃出生天。消防員到場將火撲熄,經調查後初步相信是電線短路引起。
現場為蘇屋邨海棠樓三樓一單位,住有姓馬一家四口,包括已退休的戶主夫婦和一對20多歲子女。據姓馬戶主稱,起火的是一部21吋日本牌子電視機,7年前二手購入,一直放在主人房內,較早前,電視機畫面不清,他於是拆下外殼修理,但之後卻沒有裝回外殼,如常開關使用。

珍藏逾千風箏全毀

昨日下午1時15分左右,只有戶主的兒子在家睡覺,他突然被煙嗆醒,發現父母房間起火,曾用盆取水救火,但並不成功,當時全屋濃煙密布,他匍匐在地上逃離家門。街坊亦發現火警,紛紛疏散及報警。
消防員到場派出兩隊煙帽隊和使用兩條喉灌救,其間50名住客疏散到地面,其中一名老婦不良於行,由消防員孭着逃離大廈。另外亦有住客躲在露台用濕毛巾掩鼻待救,消防員在1時48分將火救熄,但全屋已遭嚴重焚毀。
戶主是風箏發燒友,最令他心痛的是,他較早前在內地以每隻兩毫子購買共千多隻的風箏,在火警中全部焚毀。房署事後已為戶主一家人安排臨時居所。
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理事長溫冠新指,電視機外殼有保護作用,不應隨便將機殼開啓外露機身,因為容易觸電,有火花時更會起助燃作用,如果附近放有布、紙屑或塵,也容易燒着。機電工程署去年發表電器產品事故調查報告,05年共有76宗電器產品事故,71宗涉及火警,排行最「惹火」電器首位是電風扇,其次分別是洗衣機和顯像管式電視機,共佔49宗。06年至今則至少發生8宗電視機火警。

一名老翁(小圖)看着隔鄰單位濃煙滾滾,只能以毛巾掩鼻待救。

戶主馬先生返回被燒毀的住所,一臉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