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落日帝國的殖民地,到崛起中國的新特區,一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600萬人,經歷了不平凡的3,550個日子,每人都有自己一個回歸10年的香港故事。
今天距離7.1剛好百日,我們找來一百個故事,今起刊出。他們有達官貴人,有平民百姓,透過他們的故事,分享10年跌宕,檢視香港得失,展望未來方向,只圖在繼續上路之前,為這個地方留下歷史的注腳。
我們以為,一切依舊。
解放軍沒有拿着長槍在街上巡邏,傳媒百花齊放,法庭繼續獨立判斷,六四的燭光一年又一年燃亮小島的上空,民主黨未有解散,李柱銘也沒有坐監;九七的恐懼,不知何時,煙消雲散。
是遊行隊伍中的「平頭裝」,是報紙上的偽批評、真逢迎,是釋法就可以重來的法庭判決,警惕我們,自由的空氣,如此稀薄。
10年了,所謂的選舉還沒有我們的份兒,香港人,甚至不知道特首到底為誰工作。生活,教人面對現實,但關鍵時刻,我們還是頑強地在維園到政府總部的路上行行重行行,爭取自由、人權、法治,如空氣、如食水。
對這個地方,我們仍然很有感覺,雖然我們走得很累。
當人間,還未是樂土,李柱銘說,我們不應該放棄,他自己,由85年至今,堅持了22年,「我們還未輸,只要我們不放手。」那麼,香港人,你妥協了嗎?記者:張嘉雯 莫劍弦
「李柱銘,你值得咩?香港人咁現實,佢哋唔會感激你㗎。」97年,有人這樣跟他說;有巿民擔心被「點相」,在街上甚至故意避開他。
10年後的今日,「香港民主之父」、前民主黨主席李柱銘68歲了,擔當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的他,曾用心勾勒回歸後的香港,他堅持,民主制度才能維持香港穩定,可是97未到,《中英聯合聲明》的夢便破碎。推選委員會、臨時立法會陸續推出,整個社會,彷彿只有他頑強抵抗之聲。
回歸前,李柱銘預言北京會插手,香港人會迎合中央,政圈中算他最悲觀,結果全部不幸言中,「港人治港,以為一人一票選特首,結果係由北京欽點個香港人做特首,你乜法子唔質疑共產黨嘅誠意吖,都唔跟基本法行事,行行吓又行返轉頭。」
仍未坐牢已是勝利
民主路上,香港人兜兜轉轉回到原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全部未有落實,最有資格覺得可笑的,就是李柱銘,「雖然係咁,但係共產黨仲未贏㗎,如果佢哋贏,無理由民主黨仲喺度;佢哋乜嘢茅招都出晒,仍然未可以為所欲為,香港人真係好嘢!好彩香港人骨頭硬。」
李柱銘自嘲,自己還未坐牢,已經是香港人的勝利,「起碼民主派仲未被人捉去坐監,喺新加坡,反對派成日坐監,人哋仲慘啦,我哋告政府仲可以贏,嗰邊打咁多(官司)輸咁多。」
他樂觀,因為對香港人仍然滿有信心。2003年7.1大遊行的街頭,他站在維園大隊出口,每個人面上都掛着笑容,爭相跟他握手、拍照,「啲人死都要迫入去,想用電話聯絡啲電話又jam晒線,嗰時最開心。你諗番呢幾年,中央係咁畀錢香港人,你(北京)派糖,香港人多謝你,但係你不停派禮物,仍然買唔到民心。」
高官忙逢迎最可恨
他最恨,是勤於逢迎的政府高官,2004人大第二次釋法,否決07、08普選,「北京根本就要你聽話,淨係要你拍手,無誠意實行一國兩制,令人好有挫敗感。」他始終相信,惟有設立民主制度,才能維持港人的利益,「一定要將選票交到巿民手中,個政府如果想繼續做落去,就要企喺香港人嗰邊,為香港人嘅利益。」
知其不可而為之,需要付出代價。喜歡旅行、喜歡行山、喜歡風景,李柱銘自言,看到冰川湖泊,就心神清朗,可是89年六四,令他與中央分道揚鑣,令他遊祖國的願望化成泡影,「太太成日去大陸,我就睇相囉,上網睇黃山、九寨溝。我都覺得好激氣,中國人點解唔能夠返去?我喺上面搞事,你告我一回事,但係唔應該唔畀我返去。」
覺得廉署都在變質
他覺得,未來10年,香港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壞,北京的干預越來越多,「法治一日傳唔到入大陸,貪污就會傳入香港,我覺得廉署都變緊質,因為有旋轉門制度,啲人走嚟走去,呢個你查緊嘅人,第日隨時係你上司,咁點樣做落去呢?李國能同埋其他終審庭嘅法官都好好,但係佢哋都會陸續退休,咁邊個嚟接班呢?」
明年,他也許不再參選立法會。李柱銘不需要香港人感激,只希望巿民爭取自己的權利,寸步不讓,「只要仲可以爭取,就唔算係輸,到我哋放棄嗰日,我就輸。不過喺21世紀爭取民主,點會輸?你話係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