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個禽流感臨床試驗計劃<br>360人做H5N1疫苗白老鼠

全港首個禽流感臨床試驗計劃
360人做H5N1疫苗白老鼠

【記者梁洵瑜報道】禽流感H5N1隨時變種,全球科學界正趕緊研製預防H5N1的疫苗,本港醫院管理局及香港大學醫學院將進行首個臨床測試,下月招募360名健康成年人參與,是為本港首個禽流感疫苗試驗計劃。試驗者需要注射三針疫苗,跟進一年了解抗體效果,研究主管之一的朱偉星醫生稱,此疫苗已經首期試驗證實安全,今次研究有助了解港人對疫苗的反應以便未來購買疫苗。

已經過動物測試

該項研究名為「H5N1流感大流行疫苗研究計劃」,由港大微生物學系與醫管局合作,料需時一年。醫管局家庭醫學顧問醫生朱偉星向本報指出,試驗的疫苗由歐洲一藥廠研製,採用05年印尼爆發的禽流感病毒抗原,獲世界衞生組織批准作人類禽流感試驗疫苗。
他解釋,一般預防季節性流感的疫苗,每一針會用上50微克的病毒分子,但由於預防H5N1流感大流行,全球需求極大,故今次作臨床試驗的疫苗,每一針只用上3.8微克的病毒分子,但要同時加入誘發劑令疫苗有相同的免疫效果,加入的誘發劑包括一般維他命E及鯊魚的魚肝油。該疫苗已經過動物測試及第一期臨床測試,證實安全,以往的結果顯示,注射後有九成以上能達到滿意的免疫效果。今次第二期臨床研究,亞太地區包括本港、新加坡、台灣等地參與。目的是了解疫苗的穩定性及產生免疫反應的一致性。
計劃預料招募360名18至60歲的健康人士,並會分為測試和參考組別,分別接受三次疫苗,分別在第1天、第21日及第90日注射共三針,過程中研究人員會跟進他們的身體狀況,參加者須出席約六、七次覆診,其間要抽血驗檢抗體水平,參與者每次可獲象徵式的車馬費。

或會令針口腫痛

朱偉星指疫苗並非活性疫苗,故不會令注射者感染禽流感,但由於疫苗內含誘發劑,針口較多會呈現腫痛,但對流感疫苗或蛋敏感人士不宜試驗。本港參與今次研究有助了解港人對疫苗的反應,同時也有助未來在購買疫苗上的決定。現時全球未有一種可預防H5N1的疫苗面世,但美國、中國及歐洲均進行臨床試驗,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提醒市民,參與前必須了解試驗目的及潛在風險。
另外,感染禽流感H9N2的九個月大女嬰仍在瑪嘉烈醫院留院,近日感染了呼吸合胞病毒,情況穩定,院方在其咽喉抽取的分泌物樣本已找不到病毒。但女嬰早前入住聯合醫院時,同病房的10名兒童中有三人以及一名醫護呈呼吸道感染,需化驗是否被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