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炮難生存 香港波國援天下

土炮難生存 香港波國援天下

香港乒乓球及羽毛球隊近年輸入國內球員加強實力,結果被譏為「中國2隊」。本地足球正步其後塵,大量輸入「國援」;不同的是,輸入國援是為解決球員不足問題,但國援留港兩年便可轉為本地球員,繼而可代表港隊,影響本地球員上陣及出路,在可見將來,香港足球勢成國援天下!文:曾雁平

公民上月對南華的聯賽盃分組賽,兩隊正選22名球員中,只有梁振邦、賴嘉輝、張景燁、歐偉倫、文彼得、黃鎮宇、陳志康及郭建邦合共8名本地球員,其餘14名不是「國援」(元洋、吳昊鵬及王振闖居港滿兩年,今季轉為本地球員)就是外援,反映國援在本地球壇所佔比例已越來越重。

國援人數不斷增加

足總及甲組球隊為解決本地球員青黃不接問題,近季開始放寬國援與外援註冊人數,今季每隊可註冊12名非本地球員(國援與外援各6名),每場比賽最多可派7名非本地球員上陣;換言之,每場比賽每隊隨時僅得4名本地球員任正選。
甲組10支隊伍中,只有香港08、和富大埔和港會沒有聘用國援(聯華為國內球會,除外援維雅芭,球員全為內地球員);其餘6支隊伍共聘用近季最多的25名國援(見附表),當中以南華與公民最多,各聘上限的6名。傑志坐擁4名,流浪也有5名;位置上以守門員最多,共6名,其中南華及傑志各有兩名國援門將,仍以本地球員為正選門將的僅餘愉園及公民。

具質素國援並不多

本地球會積極物色國援解決兵源問題,除居港兩年可轉為本地球員外,國援薪酬普遍較便宜,初來港月薪約5,000元(球員的原球會每月扣除5至7成薪金作借用費),本地球會只需提供宿舍讓球員居住。
事實上,國內一線球星年薪隨時過百萬,有潛質多數不獲球會外借來港,故來港球員大多是未滿20歲的年輕球員;近年來港的國援,真正說得上有質素的並不多。近年被公認有質素的國援,首推效力公民的大連前鋒馬帥,但他已被中超勁旅大連實德收回;至於今季加盟南華的前國足集訓隊成員李海強,也獲球迷好評。

本地球員甚為不滿

曾有甲組教練私下對國援有以下評價:「現在來港的國援,好些是來港才學踢波,個別更無法融入香港環境與球隊;也有個別是完全不願接受意見,對球隊最大貢獻只在於加強球隊兵源調動。」國援質素不高,不少卻是球隊正選,難免令本地球員不滿。有本地球員指出:「國援無甚麼過人之處,很多和本地球員沒分別,唯一可能是國援身材普遍較優勝。」質素參差的國援不斷湧入,本地球員生存空間越來越細,如各方不正視問題,香港隊在不久將來勢成「國援天下」!

南華國援中場李海強

公民國援前鋒巢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