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600萬年風化
大峽谷經歷300萬至600萬年的風化才形成今日的面貌,總面積逾2,724平方公里,峽谷平均深度達1,500米,氣勢磅礡。山石層次分明,分布着由寒武紀至新生代各個時期的岩層。這片壯麗景色,最初由一支西班牙探險隊於1540年發現,到1869年一名美軍少校寫成遊記,大峽谷才廣為人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9年把大峽谷列為世界遺產,現時每年接待400多萬遊客。
旅業造福原住民
瓦拉佩印第安人是亞利桑那州西北部地區的原住民,Hualapai的意思是「高大松樹的民眾」,1776年白人抵達該處,初時還能互相尊重,和平相處,但到19世紀中葉,有人為了採礦而搶奪瓦拉佩族人的土地,部份人更被捉去做奴隸。直至1883年政府才成立保護區,讓他們佔據一小片土地,保存傳統生活面貌,不受侵擾。瓦拉佩人的收入主要依靠旅遊業。
直升機俯瞰
遊大峽谷可從海陸空三路,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大峽谷佔地廣闊,要到谷底領略「人類的確渺小」的感覺,最好是乘坐直升機,除了可以在高空俯瞰美景,當然最重要是可以由崖邊落至谷底,親近一下蜿蜒穿越峽谷的科羅拉多河,以及谷底的小沙灘。
皮筏漂流
由水路遊玩最適合喜歡刺激的旅客,可以聘請印第安人做嚮導,乘坐皮筏。怕刺激的也可選擇乘坐遊覽船,寫意地欣賞風光。
騎馬漫遊
西部風光總令人想起美國牛仔與馬,原來旅客也可以付費參加騎馬或者騎騾仔的當地行程,在大峽谷的小路之間漫遊,慢慢踱到谷底,是相當浪漫的旅程。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