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萬港人唔夠瞓

140萬港人唔夠瞓

【本報訊】今日是喚起全球關注睡眠與健康的「世界睡眠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全港20%即約140萬人長期「唔夠瞓」,其中每八人便有一人長期失眠,女性較男性更易失眠,比較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等地,港女的失眠比率最高。工會指沉重的工作壓力令港人失眠情況日益嚴重;香港睡眠醫學會警告,睡眠不足可危及性命,應盡早求醫。 記者:呂焯均、盧文烈、白琳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榮潤國於98年開始在港進行一項涉及一萬人的睡眠情況調查,持續收集數據及跟進比較其他地區的30個睡眠調查,合共涉及100多萬名受訪者。研究最新數據發現,本港成年人和小童「唔夠瞓」情況普遍,與歐美相近,比率高達20%,主要原因是工作時間長、須輪班工作、讀書或上網時間長等。

港女性失眠比率冠東亞

「唔夠瞓」包括無足夠時間睡覺又或「瞓唔着」,研究發現在「唔夠瞓」的140萬人中,約80萬人長期有失眠問題,他們一周內有超過三次「瞓唔着」或早醒,而且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導致身體不適,包括長時間感到疲累、日間精神不振。香港女性的失眠問題比男性嚴重,14%女性受失眠困擾,男性則有9.3%,香港女性失眠比率為東亞區之冠。榮潤國估計與香港女性多為職業婦女,工作壓力較大有關,而日、韓及中國大陸則較多為家庭主婦。
失眠分為繼發性與原發性,前者因藥物濫用或疾病而起,包括睡眠窒息症、焦慮症、腎或肝功能衰竭等,對症下藥就能紓緩問題;後者則健康正常,失眠成因不明,佔整體失眠患者20%。榮潤國指出,原發性失眠治療方法是服用安眠藥,但藥物治療始終只能治標,在未有研究找出失眠成因前,暫無根治方法。
繼發性失眠成因之一是睡眠窒息症,瑪麗醫院胸肺科醫生林冰昨日在香港睡眠醫學會的記者會上指出,本港約有4%及2%成年人口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外國有研究指患者日間易因困倦而影響駕駛,發生交通意外風險增加二至六倍,「如果佢係職業司機,就更加危險。」此症源於上呼吸道狹窄,患者經常窒息而驚醒,肥胖及面頜狹窄的男性屬高危一族。

小孩患睡眠窒息症趨增

中大兒科學系副教授李民瞻在會上指出,由於香港小孩患睡眠窒息症的風險隨肥胖問題嚴重而提高,有研究證實,此症會影響發育、學習表現及增加長大後患上糖尿病的風險,病徵為睡覺時有鼻鼾聲、張開口部呼吸及過度出汗。他提醒家長,若果發現小孩每周出現逾三次上述症狀,應立即求醫。
對於港人「唔夠瞓」問題越來越嚴重,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說,其中以貨櫃車司機、保安員、零售及飲食業工人情況最普遍。「一係就每日做十五、六個鐘搞到唔夠瞓,一係就工作壓力大、冇安全感晚晚失眠。」教協副會長舒盛宗指出,教改令教師壓力增加,從而引致失眠問題,「每日做到三更半夜,瞓上床又諗第二日嘅工作,仲點瞓得着。」

中大教授榮潤國研究發現港人睡眠不足,女性失眠比率更冠東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