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內地網民反應最強烈、留言評論最多的兩宗新聞,一是廣州城市規劃專家建議將城市主色調定為黃灰色,另一是102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的院士簽名支持「一國兩花」提案,要求將牡丹和梅花定為雙國花。
對於專家熱衷於向政府建議,務求在城市色調、國花問題上早日一統江山,網民們劣評如潮。搜狐的網上調查顯示,約四成人選擇牡丹為國花、約三成選梅花,但反對由院士決定國花、主張由全民決定的,則高達七成半。
北方牡丹南方梅花
對於廣州選擇黃灰色為主色調,新浪網的調查顯示,反對的接近八成,贊成的只有約一成。不少網民調侃黃灰色的確是廣州的主色調:「一看房價,老百姓的臉黃了;一摸腰包,老百姓的心灰了。」「黃色經營+灰色收入=廣州」、「黃色表示娼盛,灰色代表法規。」
其實,城市主色調之爭、國花之爭,都是由來已久。一城一色的規劃,並非廣州的發明創造,由東北的哈爾濱到西北的西安,再到西湖畔的杭州,都在爭議聲浪中定下城市所好之色,但迄今並未特別令這些城市變得面目可憎。
廣州今次受到的指摘特別多,除了顏色選擇的技術性因素外,還有兩大原因:一是當局的規劃擬設定主色調佔建築物的75%;二是巴士廣告、街頭廣告牌也要使用主色調。真的走到這一步,只有兩個字可形容──恐怖!或許,惟有文化大革命時的紅海洋或綠軍裝可以相媲美。
至於國花之爭,是由於黃河流域(北方)的牡丹、長江流域(南方)的梅花,各擅勝場,因此才有「一國兩花」之議,結果又被質疑:「國花還要分南北?」「亁脆叫中國的花吧!」
一城一色抹殺創意
不過,筆者覺得,專家基於學識的建議,還是值得尊重。起碼,一國兩花與北京奧運福娃一胞五胎一樣,多了商業機會,如果民眾以後覺得有需要、有共識,隨時可以改變,遠比抹殺創意的一城一色好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為「一國兩花」提案奔波20多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榆,今年已90高齡。他23歲開始研究梅花,30歲出版梅花專著,但因梅花是中華民國的國花,文革期間他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批鬥,妻子、母親更含寃而死。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