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珠江口白鵝潭畔的沙面,佔地330畝,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填土築基而形成的沙面島,各國領事館、銀行、洋行的工作人員和傳教士,均住在這裏。沙面至今沒有大馬路、摩天大樓,卻有歐陸風情的古建築,有幾百年靜靜挺立的老榕樹。島上共有逾150座歐洲風格的建築,均以紅、黃、綠、黃綠、藍綠色為主。當局決定保留其原有色彩,並在整個城市的色譜中劃出相對應的色彩以形成沙面建築的總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