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洲鱷魚先生歐文去年9月在昆士蘭被魔鬼魚刺傷胸部死亡,之後香港又連番發生魔鬼魚傷人事件,昨日又有一名漁民中招,傷者昨晨在塔門捕魚時網到一條魔鬼魚,他準備斬斷其有毒尾部時,反遭魔鬼魚刺傷腳背,事後報警連同魔鬼魚一併送院,傷者經治理後情況穩定。
負傷將尾部斬下
昨日被魔鬼魚刺傷的漁民李華根,40餘歲,是一艘漁船的船主,昨日凌晨2時許,李華根與多名漁民一同乘船出海,在塔門赤洲海面落網作業,至早上7時許,漁民將撈獲的一批漁穫,放在甲板上分魚;當時,李華根發現漁穫中有一條兩呎乘兩呎俗稱「黃袍」的魔鬼魚,由於他知道魔鬼魚尾部有劇毒,於是拿起利刀準備先將之斬去,以除後患。
當時李只穿着拖鞋,當他用手按着魚身,然後落刀斬下時,魔鬼魚突然掙扎,約兩呎長的尾部刺向船主右腳的腳背,李痛極大叫,但仍負傷成功將魔鬼魚的尾部斬下,並將斬下的魚尾拋進海中。船主腳背被魔鬼魚刺得並不深,所以中毒輕微,事後一直清醒,他在傷口貼上膠布後,仍可以親自掌舵,將船駛回大埔三門仔碼頭。至早上10時許,漁船返抵大埔三門仔後由漁民報警,救護員到場將受傷船主送院治理,漁民亦將傷人的斷尾魔鬼魚一併送院,交由院方處理,傷者經治理後情況穩定。
去年10月中,一名女泳客在西貢泳灘遭魔鬼魚刺傷;12月初一名躉船工人在南丫島釣到魔鬼魚又被刺傷;12月底,又有一名漁民在大鵬灣捕魚時,遭魔鬼魚尾部刺穿右腳水鞋,右腳背部被刺中,送院治理後一度情況嚴重。
魔鬼魚的學名為「鯆魚」,屬本港盛產的魚類,擁有鋸齒狀尾部及尖銳的牙齒,嗅覺靈敏,能準確地嗅到蠔的所在,用尖銳的牙撬開蠔殼,啜食蠔肉,是蠔的天敵。在西貢大浪灣及浪茄灣,經常見魔鬼魚的蹤影,目前已知本港約有15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