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將於短期內發表報告,香港電台何去何從將會揭盅。據了解,委員會已得出結論,認為香港需要一個全新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但新機構不宜由現時的港台演變而成。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成立新廣播機構後,港台資源會被「陰亁」;港台工會則表示港台有多年公共廣播經驗,質疑「有乜理由要再起爐灶」。
或與政府新聞處合併
檢討委員會轄下三個專題小組,去年9月曾發表報告,建議日後公共廣播服務機構應獨立於政府運作,並成立獨立董事局,制訂政策綱領;港台方面,小組建議財政上准許未來的港台接受捐獻、贊助及製作收費節目;管治上建議港台變成獨立法定機構,並增設幾乎全數由特首委任成員的董事局。委員會原訂去年底發表最後檢討報告,但發表日期一拖再拖。
《南華早報》昨日報道,委員會未來數個星期內公開報告,但報告不會觸及港台的未來發展。報道引述消息指,委員會得出結論是,香港需要一個全新獨立的公共廣播機構,但認為這機構不應由港台改變而成。消息稱,由新公共廣播機構繼承港台的官僚政治架構及工作文化,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我們不應該將舊酒放落新瓶中」。
至於港台何去何從?消息指可以有幾個方法處理,包括讓港台維持現狀,或與政府新聞處合併。消息認為政府可以透過推行自願退休計劃縮減港台規模。報道又引述另一消息稱,委員會期望新廣播機構可於正式落實建議後18至24個月內成立。消息認為組成一個全新的廣播機構,可避免重蹈當年政府成立九廣鐵路及醫管局時,需安排大批高薪公務員過檔問題。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說,港台有數十年公共廣播經驗,「無論係市民嘅認受性,抑或港台嘅編輯自主,都係經過好多年先醞釀到出嚟,點解一個機構做得咁好,委員會都要另起爐灶?」她又認為港台與新聞處職責不同,擔心若合併,令市民混淆。
港台員工促公開交代
她促委員會公開交代港台的發展方向,反對由新機構取代港台公共廣播角色,「如果成立新機構之後廢咗港台,咁對港台員工好唔公平,我哋冇做錯嘢,有錯都係唔夠聽話啫;如果政府決定兩個機構並存,就好浪費資源。」她認為最合適做法是將港台轉為公營機構,脫離政府運作。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委員劉慧卿不反對香港有多於一個公共廣播機構,「但港台搞咗公共廣播咁多年,你點都要畀番個角色佢,提供足夠嘅資源。」她擔心若成立新廣播機構,港台的資源會被陰亁。工商及科技局表示,政府仍未收到委員會的報告。